大学生有工作也不去?
在去外地出差的路上,遇到老朋友,他是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我们谈起来大学生就业的话题。他的一些看法让我很赞同。
“我们的学生专业不错,所以就业问题不大,但是还是就业率不高——因为不愿意去地级市以下的地方——现在的学生,高的去不了,低的又不去。在家里等着,也不做些什么。很麻烦。”
他说的情况我了解,就是在今天这种就业压力下,还是有很多签了也不去的情况。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群人一般会有两种状态。
第一,抱怨。这种人不是怪社会就是怪家里关系不好,总之就不干实事。在抱怨中等待,在等待中变态。——因为工作本来就是能力差距的反映,在家里面等是等不来好工作的。
第二,考研。工作找不到好的,于是归咎于学历——
期待一个更高的开始,考研吧。这种心态考不考得上先不说,殊不知你在考研,外面人也在工作。等到研究生出来,能力还是稀松平常。如果你是真心想研究和学习,考研是大好事,如果只是躲避就业,那就赶紧停止。
总的来说,高不成低不就者,很少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做一些改变。因为他们希望可以有选择的“自由”。
自由和由自
“中国人总是搞不清楚自由,和由自”我的朋友这样总结上面的的现象。精辟至极。
什么是自由,自就是自己,由古文中是“遵照,路途”的意思,比如说必由之路。孟子说: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就是放着正道你不走,真悲惨。所以自由就是“走自己的路”的意思。
什么是由自?就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一个人初学游泳,一开始跳下去手脚乱动,几近溺死,这不是自由,而是由自——水可不是能够由着你的性子来的。所以他开始谨慎,开始重新学习最基本的动作,开始熟悉水性。慢慢的他会蛙泳,再慢慢的学会自由泳。然后越来越熟悉。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在游泳的时候,已经可以不用专门想着动作,而开始想游去哪里就游去哪里,想怎么游就怎么游,这个时候,他彻底自由了。
今天的大学生在岸上(学校)呆了多年,一下子跳到水(社会)里面,就希望一切由着自己性子来。我看着不是自由,而是由自。溺个半死是自然现象。在碰壁以后懂得思考,懂得一开始去主动的适应和学习社会。这样的人才能够获得自由。
如果你希望在水里面自由,那就好好了解水性,并且开始泡在水里。如果你希望在社会里面自由,那就好好了解社会,并且大胆走入他。
所有的自由都是从学习、模仿和合作开始。所有的由自都是从指责、抱怨和抗拒开始,这就是自由和由自的最大区别。
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新精英(NEDP)的理念是: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有一些学员就拿这个当挡箭牌——封闭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干想干的事情,完全不顾外界发生什么。你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在成长为自己的样子!这也是一种由自,而不是自由。
希望每一个人自由,走自己的路,成长为自己的样子。而不是按照现在的样子成长。因为你最美好的样子,在你的未来。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的人——我们称为新精英的人,他们理解并且适应生命,学习并进入真正的、现实的、有好有坏的真实生活,像泳者理解水,了解水的好处和漩涡,水就能把他们托起来,去到想去的地方。
博主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