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为“冬病”,为何“夏治”

(2018-06-26 14:48:49)
标签:

冬病夏治

冬病”多为虚寒性体质

如何在夏日祛除积寒

服用偏温热的饮食

外散风寒

分类: 健康养生

随着夏季的到来,和大家分享了很多关于冬病夏治的内容,方法涉及艾灸、按摩等等不一而足,目的全在于“治未发之病”。下面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探讨下所谓的“冬病夏治”原理以及优势是什么!



“冬病”多为虚寒性体质。


“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


中医称之为“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袜子才觉得舒服。


何为“冬病”,为何“夏治”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


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外界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


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体内也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以及各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


但若是阳气衰弱,体内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消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等,然后整日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祛,又添新寒。


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


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


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


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会运行不畅,就会出现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等症状。


所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那如何在夏日祛除积寒呢?


方法很简单,就是“内用温热”、“外散风寒”。


“内用温热”——服用偏温热的饮食。


有人觉得,大热天的,再吃热的东西,那还不得心烦气躁。不错,关键是服温热也有个正确的服法——我们可以热药凉服。


比如说红糖姜汤水,本来是温热暖胃的,但如果在暑天服用,可以倒在塑料瓶中,然后放到冷水里泡一下,此时,我们虽然喝的是冷饮,到胃里的时候却是热药。


“外散风寒”——发汗法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


何为“冬病”,为何“夏治”


夏天毛孔大开,最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侵入皮肤的寒邪及时排出,所以发汗法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借用金庸先生小说里提到过的《九阴真经》里的第一句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正好体现了人体应天时而动的这种自然调节功能:泻心经之气血(火)来补充膀胱经的虚弱(寒)。心,五行属火,夏天最盛;膀胱经,人体之藩篱,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内寒之通道。所以夏天身体多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自然疗法,不但可以清除寒气,发汗本身还可排出体内大量的瘀毒。


但由于夏日我们贪食冷饮,胃肠中有大量寒气,本来用于发汗的心火,转而被用于温暖肠胃了。此时,体表便缺少气血来抵御外邪侵袭了。而所谓的外邪也是我们一手制造的,那就是空调的冷气。冷气从皮肤而入,冷饮从肠胃而入,心火虽盛,难敌二寒,既不能很好地消化,也不能很好地发汗,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肠胃型感冒”:发热无汗,吐泻交加。

 我要啦免费统计

失眠的调养 如何提高细胞耐缺氧

肩痛灸的使用方法和案例 腹泻灸的使用方法和案例

木元清口服液课件 太阳神产品案例汇总30则

太阳灸临床处方指南 三 太阳灸临床处方指南四

一张疼痛对照表,哪个脏器的问题一看就知道!

太阳灸临床指南一 太阳灸临床处方指南二

咳嗽不止,拍这里20下,第二天就好!

肝受损,身体3处会“变黑”,2处会“变臭”

咳嗽灸的使用方法和案例 痛经灸的使用方法和案例

为什么是“买东西”不是“买南北”呢?

 

身体缺少它,癌细胞就会异常分裂和转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