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第七十九章)

(2012-11-27 09:22:05)
标签:

《道德经》原文

道德经

道德经解析

道德经译文

老子

文化

分类: 国学经典

《道德经》原文译文注释评析及解读

第七十九章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德①,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②,而不责③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④。天道无亲⑤,常与善人。 

 

[译文] 

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注释] 

1、报怨以德:许多学者都以为此句原在六十三章内,但据上下文意应在本章内。 

2、契:契约。 

3、责:索取所欠。 

4、司彻:掌管税收的官职。 

5、无亲:没有偏亲偏爱。 

 

[引语] 

本章继续讨论“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提示为政者不可蓄怨于民,警告统治者不要激化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因为积怨太深,就难以和解,用税赋去榨取百姓,用刑法去箝制百姓,都会构怨于民。所以,为政者应该像有道的圣人那样,行“无为”之治,以“德”化民,给予而不索取,不扰害百姓。这就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评析] 

本章有“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一句,希望人们做有德行善之人,才可能得天道的庇护。因为“无道无亲”,对万事万物都非常公正,并非对哪一物有特别的感情,有德行善之人,他所以得到“天”的帮助,是因为他顺应自然规律的结果,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这是向那些剥削者进行劝说,劝他们积德行善不要扰害百姓,否则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他在本章里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用“德”和解重大的怨仇,这肯定还留下残余的怨恨,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与人结下怨仇,即要求统治者实行清静无为之政,辅助百姓而不干涉他们;给与百姓而不向他们索取;这样就不会积蓄怨仇,这便是治国行政的上策。否则,肆意盘剥、搜刮,随意施用严刑峻法约束、限制人民,那就会与民结怨,这便是治国行政的下策

 

 

 

推荐阅读:

《道德经》原文译文及解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第三十章     三十一    三十二章    三十三章    三十四章    三十五章     三十六章

       三十七章     三十八章   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四十一章    四十二章     四十三章

       四十四章     四十五章    四十六章     四十七章    四十八章    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五十一章     五十二章    五十三章     五十四章    五十五    五十六章     五十七章

       五十八章     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六十一章    六十二章    六十三章     六十四章
       六十五章     六十六章    六十七章     六十八章    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七十一章
       七十二章     七十三章    七十四章     七十五章    七十六章    七十七章     七十八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