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47)无锡古运河·百年天主教堂
图·文
穿山甲1268
图1

三里桥天主教堂
无锡北塘三里桥民主街86号,古运河边。
走过无锡旧时的米码头,我便进入古运河边的接官亭,虽然没有接到什么高官(管)驾到,却也欣赏了绮丽的运河风光。
走出接官亭,进入马路对面的古运河小区,过一条小河,我闪身进入民主街,沿着窄窄的巷子,向着那个绛红色的房屋、尖尖的屋顶和十字架的天主教堂,一路走过去。
在无锡大运河边上,有号称江南佛教禅宗祖庭之一的南禅寺,有气势恢宏的惠山寺,还有融道教与佛教的金碧辉煌的崇安寺,这旮子不大却是多种宗教混搭并存的地方。再加上我今天要去参观的江苏最大的天主教堂:三里桥天主教堂,所以我举双手赞成专家的说法,京杭大运河文化应该包括宗教文化!
无锡三里桥天主堂,又称若瑟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法国传教士在无锡北塘三里桥河边建小教堂,后几经毁坏和修复。1892年(清光绪18年)法籍彭安多神父于原址重建一座更大的教堂,奉耶稣的鞠养父亲圣若瑟为主保,名若瑟堂,即现在的无锡三里桥天主堂,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教堂全部建筑面积为2700多平方米,能容纳4000人,是江苏省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
教堂具有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外墙青砖白缝,门窗为哥特式,整体平面呈十字形。正面顶部竖立大十字架,下面有大理石一方,上刻阴文“天主堂”三个金字,为书法家王致中遗墨。两侧有砖刻阳文白底金字对联“万有资生渊微莫测,一元默化浩荡难名”,相传为清康熙帝所撰。
2006年,教堂复建了62米高的钟楼,雄伟的新钟楼耸立在京杭运河畔。
天主教早在十一世纪的元代就传入中国。一些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还把西方的自然科学引进到我国,开启了我国和西方文化的交流。但是,由于中国佛教和道教的强大,在以后的几百年中,天主教在中国传播不广,教徒不多,影响不大,直到1640年,上海耶稣会士毕方济才来到无锡传教。1707年,法隆盛来无锡建堂于西河头道长巷附近天主弄,18世纪20年代建三里桥堂。
据无锡史料记载,当时三里桥的天主教堂只有三间房屋,屋顶上有一个十字架,由德国人肖神父主持。教堂还包揽诉讼。他的秘书是个中国人,依靠洋人势力为非作歹,与群众矛盾日益加深。于是,在义和团运动时,天主教堂被群众焚毁。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逃到上海的肖神父返回无锡,要求赔偿。于是在原处向西拓宽地界,圈地27亩,耗银66000两,扩建成为现在的天主教堂。在建筑过程中,本地知县到现场督工,派了两艘炮船在工地左右护卫,这些炮船一直到1917年才撤离。1927年以后,由中国籍神父担任教职,管理教堂。
三里桥的天主堂是总堂,1927年前属于上海教区,后属南京教区,管理江阴、宜兴、常州和无锡等地的教堂。
图2

这是运河上的江尖公园,很多起早的江南老人在公园里锻炼身体,从这里到天主教堂步行只要10分钟。
无锡北塘古运河,是无锡大运河中最为精彩的一段,作为曾经的锡城最繁华的商贸中心,分布着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的三里桥米市,有战国时期留下的运河中的孤岛“黄埠墩”,有乾隆沿运河下江南上岸地点“接官亭”,当然还有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建在运河边上的“三里桥天主教堂”。
图3

运河上的江尖水利设施
图4

著名的无锡米市牌楼
图5

穿过古运河小区,进入三里桥民主街,透过这座已经废弃的小桥,我们看见三里桥天主教堂的塔尖。
图6

坐落在三里桥民主街86号的三里桥天主教堂。
图7

***街原叫天主街,解放初改为现名。这座建于18世纪20年代的天主教堂,曾在义和团运动中被焚毁,后圈地27亩,耗银6万余两,又扩建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天主堂。由于地处里弄深处,很多人并不知道***街上还有这么一个天主堂。不过旧时无锡水路发达,***街又在三里桥附近,所以天主教徒相当的多,特别是水上人家,几乎80%的渔民是天主教徒。
图8

据说,三里桥天主教堂在西方传统节日期间,教堂前的河道内依旧是停满了船只,岸边不宽的民主街上,也会搭起不少过街天棚,天棚下摆满了小百货摊、小吃摊,完全可以用人流如织、摩肩接踵来形容。
图9

三里桥天主教堂
图10

作为江苏省内最大的天主教堂,可以想象在这里做弥撒时的盛况。据说,不仅本地人,江阴和宜兴和其他地区的教徒也都赶来。神父在祭坛上祷告,唱经队在祭坛边唱圣经,教徒跪在两侧向神父忏悔,特别在复活节、圣诞节,教徒云集,这里热闹非凡。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听老人讲,在江南一带的天主教徒中,渔民占很大比例。
解放前江南一带的渔民有80%以上是天主教徒,这主要是渔民生活贫困,无依无靠;他们在捕鱼时,往往为了捕鱼区域或捕捞工具等发生纠纷,入教后可以谋到教会的调解和保护。
解放以后,渔民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捕鱼中的纠纷也减少了,但是,宗教感情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之中。
天主教有许多戒律,规定人们信什么,不信什么,干什么,不干什么,例如要孝敬父母,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强调公正和尽责,爱人如己,为家庭成员负责等等。这些都对人们的内心世界和人际关系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图16

图17

天主教堂所在的民主街是一条古街,有很多老宅,保护的很好。
图18

教堂巷子里的孩子。
图19

距离天主教堂几十米远的这套老宅,大门紧锁,人去屋空了。
图20

教堂东边的老房子里还住着人家。
图21

教堂附近也看见新老住宅混搭的现象。
图22

也奇怪了,民主街上除了老房子,看见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中青年人很少见到。
图22

从清晨到现在我在三里桥转了将近2个小时,肚子有点饿了,从教堂出来,我在巷子口的小饭馆叫了一份早点,吃着刚炸的油条,喝着新鲜的豆浆,和饭馆的老板聊着天,从老板的口中我得知离这里不远有个老巷子叫“前蔡家弄”,巷子里的老房子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而且保存的很好,明星陈宝国在那里拍了好几部片子,听到这里,我一阵狂喜,以最快的速度吃完饭,谢了老板,付了饭钱,径直朝前蔡家弄走去。
拍摄时间:2009年7月4日
拍摄地点:无锡北塘古运河
拍摄设备:尼康D200,D70S,
尼康AFS17-55/2.8G,尼康AF80-200/2.8D镜头。
相关博文
无锡古运河·三里桥米市
无锡古运河·接官亭
无锡古运河·三里桥天主教堂
清名桥:江南古运河上最美的节点
江南古运河上“枕河人家”
博主推荐
北京人在江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