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过大年(11)堂安,高山上的古老侗寨!
图·文 穿山甲1268
去肇兴古镇,一定要去堂安侗寨看看,不光是因为两个侗寨距离很近,到那里可以看见最原始的侗寨,还可以体验原汁原味的侗族生活。
堂安,坐落在肇兴古镇东边的“关对”山坳上,背靠“弄抱”山,为了测定一下堂安侗寨的海拔高度,我用多功能手表做了粗略的测量,侗寨的海拔高度整整1000米。从肇兴城里到堂安侗寨,都是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驾车15分钟就可以到达。
图1

我们到达堂安侗寨时,是清早7点钟,山上的堂安侗寨笼罩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我们眼前就是堂安侗族百姓修建的1500多亩梯田,她就像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让我惊叹不已!
堂安,保留了侗族自然、原始的生活状态。民居大部分为吊脚楼,有三分之一的民居屋面仍采用杉树皮覆盖,村寨内的道路由青石板铺设,村口有寨门。
堂安侗寨居住着侗族村民 160 余户, 800 多人。
堂安侗寨的房屋大多数取南北向,全寨人以赢陆两姓为主,还有潘、蓝、吴、杨、石 7
种姓氏和睦相处,按传统风俗,寨中陆姓与潘姓又有大陆、小陆、大潘、小潘之分。堂安侗寨历史悠久,侗族本无文字记载,根据堂安侗族长者的介绍,该寨已有
700 多年的历史了。
堂安因为依山而建,勤劳的侗族人民用双手建造了1500多亩的梯田,田坎均用大小不等的青石垒砌而成。其中最大稻田面积约3亩,田坎高约5米、长150米,全以青石砌筑,形如墙垣。在田坎中部用条石由上而下安成石梯,成为耕田者的便道。
图2

堂安侗族民居建在半山腰上,沿山体等高线平行布置,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形成丰富的天际轮廓线。绝大部分民居为穿斗式吊脚楼,三层楼,悬山,两头带披厦。第二层为生活用房,前半部分不装板,宽廊。
图3

梯田和侗族民居
图4

梯田中的风雨桥,是侗族人民休闲的场所,更受到了侗族青年男女的喜爱,这里是他们谈情说爱的地方。
图5

寨子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鼓楼旁边,村委会、大戏台都在这里。这是清早侗族妇女在鼓楼旁的池边洗菜。
图6

这是在堂安寨子里拍摄的一张照片,石头护坡、石板小路、石头瓢井、石砌的萨玛祠,红衣女子点缀其中,一幅和谐纯朴恬淡的侗族石寨的画面。
图7

寨门上的(计划生育)标语很有意思。
图8

还是标语
图9

山坡上尚未完工的侗寨
图10

堂安古寨的村委会。
图11

堂安鼓楼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1980年。位于寨中部,南北向,方底,系九层密檐四角攒尖顶,穿斗结构,通高27米。层檐板施彩绘。鼓楼是堂安侗民议事和迎送宾客的活动场所。戏楼在鼓楼右侧,悬山顶、六柱落脚,下敞,专供唱侗戏用。歌坪与鼓楼在一个平面上,占地145平方米,为戏楼前的“中心广场”。鼓楼、戏楼、歌坪三位一体,成为该寨的建筑标志。
图12

图13

鼓楼上坎有一眼四季长流的清泉,上边是用青石打制成的 2
尺见方的带把的石斗,石斗下用多边形石墩支撑,清冽的泉水在斗中聚满,又从左右凹槽流出,这里的侗家人把这种带把的斗井称为瓢井,因为它的形状如同木瓢。
图14

侗族的妇女非常能干,一副扁担两桶水,我都不一定能行,她却步履轻盈,快步如飞。
图15

水池边洗菜的妇女说说笑笑,十分开心。
图16

建在上坡上的萨玛祠,比车江侗寨的萨玛祠要小多了。
图17

灌溉梯田的木槽水渠,从山上一直延伸到山下,足有六、七十米长。
图18

告别堂安侗寨,我们要长驱400多公里赶回凯里,4天的黔东南之旅要告一段落了,明天开始要去湘西的凤凰古城,从苗族侗寨一路走来,又要走入我渴望已久的小城凤凰,心情还是很激动的。
【黔东南过大年】系列
(1)大年初一到苗家串门
(2)大年初二的西江千户苗寨
(3)他是苗王,千户苗寨的寨主!
(4)大唐:短裙苗和水上粮仓
(5)走进中国最大的侗族村寨
(6)萨玛祠里侗族香客祭拜大祖母
(7)岜沙: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
(8)岜沙亲历:我和枪手的亲密接触
(9)在侗族大歌里渡过浪漫的侗寨之夜
(10)不到肇兴,不知道什么是侗族大寨!
(11)堂安,高山上的侗寨!
(12)巧遇,黎平县壮观的百米娶亲长龙!
(13)凤凰小城,红红火火过大年!
(14)凤凰古城,触手可及的浪漫!
(15)小城凤凰沱江岸边的柔软时光
(16)小城凤凰,那撩人的夜色!
(17)从小城凤凰的晨雾中走来
(18)音寨:金海雪山簇拥的布依族村寨
(19)冬日里黄果树大瀑布依然气势磅礴
(20)走进贵州白水乡滑石哨,中国第一个布衣民族保护村!
(21)105米宽的陡坡塘大瀑布
(22)走进大襟宽袖、蓝色长袍的汉人部落!
(23)攻略·资讯·路书·费用·索引
【晋陕过大年专辑】 【东北雪乡过大年专辑】
欢迎加入【行摄·视界】大家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