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方言:草头腌荠、蟛蜞头、大米粞饭
(2014-04-14 23:33:26)
标签:
草头腌荠蟛蜞头大米粞饭校园 |
分类: 崇明方言三百例 |
把“金花菜”称为“草头”这是上海人的“共识”,不算是崇明独有的特色,把咸菜称为“腌荠”那就是100%的崇明特色了。
老崇明农家几乎家家都要腌渍咸菜,原料一般是金花菜、芥菜、雪里蕻,崇明人分别称之为草头腌荠、芥菜腌荠和雪里蕻腌荠。
草头腌荠、芥菜腌荠的制作方法是:将草头(或芥菜)洗净、切碎、阴干(不能暴晒),用一个甏作容器,里面一层草头(或芥菜)上撒一些盐用棍子揿得结结实实,再反复放一层草头(或芥菜)上撒一些盐……
雪里蕻腌荠,就是上海市场上的雪里蕻咸菜,制作方法是:将新鲜雪里蕻洗净、凉干,一层雪里蕻上撒一些盐,反复如此……最后均匀压上几块大石头,过些日子水分被压出来,浸没全部雪里蕻,盐分充分进入菜梗、菜叶即可炒菜、烧汤(当然还需洗净、浸泡,否则就太咸了)。
上海人称为“马兰头”的野菜,崇明人将其称之为“蟛蜞头”,新鲜“蟛蜞头”清香鲜美,因为是野生的,所以季节性很强。吃不完的晒干后,逐渐食用。这样固然可供全年食用,但其味就逊色多了。
崇明人把“玉米(上海人也称“珍珠米”)”称为“大(读:度)米”,这是45年前80%崇明人的主食。
煮“大米粞饭”方法:把“玉米”磨成粉(大米粞),先把水烧开,再把大米粞均匀洒在水里,同时使劲均匀搅拌。较稠的水分烧干后煮出来的叫“大米粞饭”,而较稀的,烧开后就叫“大米粞粥”。
如果有客人来,主人不另外煮饭,就煮一锅子“和米大米粞饭”,先是如烧米饭一样,米饭即将煮熟前开始把大米粞均匀洒在上面,轻轻均匀搅拌。下面的米较多,上面大米粞较多。给客人挖下面的米饭,主人吃上面的“大米粞饭”,这也是崇明人的待客之道。
崇明岛地势并不一样平,东沙、西沙种稻的水田较多,而岛中间80%的地方是适合种棉花的,这些适合种棉花的土地就不适合种水稻了,所以粮食就是玉米、元麦。
崇明方言006——腌荠(咸菜):草头腌荠、芥菜腌荠、雪里蕻腌荠
崇明方言007——蟛蜞头(马兰头)
崇明方言008——度米西粥(玉米粉糊糊)、度米西饭、和米度米西饭
我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