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表演助游兴——莘庄公园赏梅之二

标签:
莘庄公园梅文化书法艺术海绵笔头低碳环保循环使用校园 |
分类: 附庸风雅充斯文 |
莘庄公园除了有上好的梅花可供欣赏外,赏梅同时还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去莘庄公园赏梅,你可以感受到这里浓重的乡土文化气息。本博将陆续介绍,今天介绍的是民间草根书法艺术家的当场精彩表演。
两个老翁看上去似乎不比我年老,一问才知西区那个比我大九岁,东区那个比我大十二岁,我是长得老相了一点,但是他们一点不显老相实在看不出,怪不得有人说“要年轻,练书法”。
他们手持“拖把柄”(对不起,找不到恰当词,请读者提供稍优雅一点,形象一点词,我立即修改),在那个“拖把柄”的头上海扎着用海绵做的笔头,“海绵笔头”上饱蘸着清水,在旱地上表演起了他们的书法艺术。“海绵笔头”苍劲有力,引来男男女女、老老小小的驻足观赏赞叹。据说他们都是当地居民,只要天气好,就会常来此练书法,为游客助兴。
书法艺术与“梅文化”相结合,简直就是珠联璧合。
用蘸水“海绵笔头”进行书法表演除了弘扬传统文化外,优点多多:低碳、环保(省纸、省墨、地面干了马上可以循环使用)。
这就使我想起了岳飞小时候铺细沙持树枝在沙地上练字的故事……
这也使我想起了,去年郊外踏青游玩时在西塘遇到的“些子景”(吴导外景点)主人,也是在青石板用蘸着清水的毛笔,表演双手反书的绝技……
草根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只要记在几个人的心间就可以了,不需要“领导画圈,皇帝钤印,传世百年,富豪收藏,炒作拍卖”。
欣赏者围一圈鼓掌三下,表演者站中间拱手一笑。期间各自得到乐趣毋庸多言。
估计这种行为在世纪公园是不被允许的。
这里平时只有莘庄附近的本地人(老人带着孙辈)来休闲,这几天来赏梅的也都是住上海地区的人,基本没有从外地赶来的游客,更没有外国人,所以上级对这里的管理比较宽松。
而世纪公园就不一样了。因为要强调稳定、和谐,所以你要去提出申请,书法内容要审核,表演地点要安装监控头,如果写出了“敏感词”什么的,那么后果就严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