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大学新生开学时,你送吗?
(2009-08-25 00:42:36)
标签:
杂谈高三家长大一新生送子开学培养独立性第二次断奶 |
分类: 精彩草根一言堂 |
大学新生开学
第二次断奶开始
内容提要:大家毕竟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现在的社会治安又如此糟糕,遍地都有小偷、骗子,甚至还有行凶、抢劫。家长怎么能放心。作为家长把孩子安全地送到大学校园去是天经地义的,顺便花两天时间参观一下校园的条件环境和游览一下学校所在地周边风光也是无可非议的。
○○○○○○○○○○○○○○○○○○○○○○○○○○○○○○○○○○○○○○○○○
高考结束了,金榜题名了,马上就要开学了。
摆在家长面前的一个问题是“你送吗?”
我在1989~1998之间参与负责了十年新生接待工作,接触到的很多事情使自己感慨颇多。1999年以后由于身体的原因我不再参加新生的过接待工作,据说情况更使人感慨。
说句老实话,在参加高三家长圈之前,与家长沟通基本是没有的。在圈内与家长交流时,大家对我所感到感慨的事,也倒不是不以为然,而是不完全相信有这些事。
所以,我相信我们圈内的家长大致不会出现让我如此感慨的这些事。
我想在下面罗列一些我看到的一些让人无比感慨的事或现象:
我们学校为了免得新生因情况不熟,而到处摸不着地方,把新生报到要办手续的地方:报到注册处、派出所、财务处、宿管科、。。。都集中在一个地方解决的,当然每一个摊子都会按系或专业设多个窗口。
孩子应该是有能力、有充裕的时间一个一个自己亲自去完成的。
可是有不少学生是由家长带领着去找,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并非个别)干脆在门外“看守”行李,一切手续,包括学生登记表也由家长来填,我们希望这个表由学生亲自来填写,还不幸地引起了一些争执。
而更多的是,四五十岁的家长杠着行李上楼,孩子如果是文弱小女生倒也不多说了,却有一些虎背熊腰的小伙子也至多拎一个小包包。上了楼,家长解开包首先给孩子找饮料、递毛巾。
我问家长为什么不让孩子也帮着分担一点,家长指着壮壮实实的小伙子说:“他还小呢!”孩子却不因说他小而脸红(恐怕在别的事情上,孩子是坚决不承认自己还是个小孩的)。
接下去拖地板、打扫房间、整理床铺的事,能亲自参与的学生大致不超过10%。
一切安排好了,家长在学校所在地区玩几天再回去也是可以的,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却整天耽在学校里,一耽就是两三个星期。
“送子千里,总有一别”,可是竟有学生一旦真和家长分别,哭着要和家长一起回去。
据说近年就有一些家长因这等情况,而干脆辞去公职在学校附近租下房子陪读四年。
说起这些事,可能有不少家长会不相信,但是确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也不是个别现象。
送子开学,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根本不值得上报纸进行特别讨论的。
我认为家长送子开学,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只有一个孩子,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说实话,现在的社会治安是如此的糟糕,遍地都有小偷、骗子,甚至还有行凶、抢劫。
无论是校长、记者、教师,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你自己是一个家长,你会放心地让孩子他一个人前行报到吗?大致可以肯定,回答坚决不送的是极少数。
我们真正需要讨论的是,我上面讲的这些(我认为实在不应该发生)现象,是不是应该发生。
我认为,当你把孩子安全送到学校以后,一切就到此为止。你远远地看着“孩子自己当主角”去完成报到手续,至于拖地板、擦席子等体力活,你也不过只能帮这一次忙了,何不在这一次就让他自己干,你指导一下或者就当个副手吧,再或者就干脆“眼开眼闭”让孩子“船到桥头自然直”吧。
就“送子上学”一件事来说“培养孩子独立性”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确实太过牵强了一点。但是对每一件“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小事都不在乎,恐怕也是不妥当的吧。
咱们第二次断奶就从安全送子到校这一时刻开始吧!
===========================================
高校开学“迎新” 家长比学生还多
清华等高校建议新生独立报到
晨雾(转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0esv8.html
本报讯(记者刘昊)昨天,本市今年最早开学的高校——北京工业大学09级新生已全部报到完毕,在迎来3000名新生的同时,学校也“迎”来了数千“送学”的家长。每年开学,不少高校“送学”的家长比学生还多,这还真让高校犯了愁。
提起“送学”,在京高校负责“迎新”工作的老师无不头疼。依据往年经验,1个学生少则1名家长陪同,多则5个。在外地学生占九成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甚至出现过7位家长送1名学生上学的现象。这样一来,数千名新生和成倍于新生数量的家长同时涌入一所高校,给学校的正常运行及“迎新”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今年,北京交通大学等部分高校特地在新生入学须知中注明:“报到期间,学校住宿紧张,为培养大学生自立、自理能力,请家长放心地让学生自己来校报到”;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也通过各种途径,鼓励新生独自报到,建议家长尽量不要“送学”。“但作用可能不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在“送学”家长中,有的学生自理能力不强,没独自出过远门,家长舍不得,不放心;还有的家长是抱着到北京玩一圈,顺便送送学生的心理。因此,对于“送学”的家长,高校真是“左右为难”。
“劝不退”家长,就只好尽心接待。为了能给家长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杜绝前两年曾出现过的家长露宿校园的情况,清华大学早在发放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就将校内外宾馆的价格、联系方式一并邮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还“内部挖潜”,尽量腾出更多的床位为家长提供服务;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还开辟出食堂,为家长提供“绿色休息区”,部分高校还为家长准备了免费的茶点。
今年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使得让学生独自上学并不仅仅是培养独立精神这样简单,更是为了有效防范疫情的暴发和传播。“大量家长的到来,无疑会增加学校的防控压力。”高校有关负责人表示。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将在校门外设立体温检测点,只有体温正常的学生和家长才能进入学校。此外,青年政治学院还将详细询问新生假期是否到过境外,是否接触过流感样症状的病人,该校还将开辟出专门的空间,对有恙的学生或家长进行单独观察。
“虽然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都上大学了,应该让他们试着独立生活。”“家长们今年不送孩子,让他们自己上学,也是对我们防控疫情的理解和支持。”部分在京高校有关负责人呼吁。RJ063
新闻时评
让大学新生们尽早自立
李 清
孩子考上大学,可以说是全家的喜事儿。因为孩子年龄尚小,很少独自出过远门,很多家长不放心,送孩子去上学,顺便看看孩子的学校什么样,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不过,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陪护大军成为一道景观,又让人不胜感慨。
其实,很多孩子不是很希望家长陪送,尤其是全家总动员。正在长大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有独立出行、独自处理自己事情的机会。而且,大量家长涌入,也给学校带来巨大的接待压力。以前就有过因为校内及周边旅馆客满,家长无处住宿而睡在操场、草坪上的事。
独立报到,可以说是大学生自立的开始。事实上,学校往往都提供接站服务,老生也会积极帮新生办理各种手续。作为青年人来说,总要经历摆脱依赖、自主生活这一关。如果家长过分呵护,入学“喧宾夺主”,对孩子的未来成长不见得有利。
当今时代竞争激烈,家长不可能事事代劳,尽早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更显紧要。盼望能有更多的大学生从入学报到起,就开始独自迎接人生新挑战,从容、自信地迈向未来。RJ236
信息来源:2009-08-21《北京日报》
http://newepaper.bjd.com.cn/bjrb/html/2009-08/21/content_178484.htm
晨雾点评:
关于家长送孩子上学,目前确实比较普遍。孩子的自立能力差只是一个方面。晨雾认为未必都是因为家长过分地呵护孩子。现今大多数家庭的经济能力,多负担送孩子的路费已经不是问题。许多家庭也是打算借此机会到孩子上学的城市旅游一趟。如媒体所述的“在外地学生占九成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甚至出现过7位家长送1名学生上学的现象”,晨雾认为很可能是一家亲戚朋友7人借送孩子的机会来北京旅游一趟,看看鸟巢什么的也确实是很有意义。校方无需为此大惊小怪。不要一说就是孩子不自立。
要知道,时代确实不同了呀。不能总拿老眼光看问题。在当前出国旅游都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举家陪孩子一起走一趟“国内旅游”又算得了什么?孩子大了,以后能与父母一起出去玩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晨雾不反对家长送孩子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