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次去美国(三)—— 堪菲尔德的朋友

(2007-02-17 20:39:05)
标签:

美国的房子

房产

旅行

分类: 旅行流水账
2006年6月11日 星期日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早上起来,阳光依然明媚。草地上都是露水,一路走过去,把我的鞋打得湿湿的。西斯的池塘雾气缭绕,这种景色仿佛在仙境中。(其实我首先想到澡堂子,怕说出来让人看出没文化)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坐在池塘边的椅子上对着氤氲的水汽出神,忽然想,这么美的景色,不给自己拍两张照片留念,是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于是把相机支到椅子背上,按下自拍钮,退后几步,让动人的微笑灿烂到脸上。这下可不当紧,感动得相机大为倾倒,啪嚓一声立马从椅子背上到了地上。我急忙抢身上前,相机已经半身不遂了,任是我开机关机,调焦拍照,只是光听着马达嘶嘶,不见镜头在动,坏啦。
 
这后面还有好几天才能回去呢,这几天没有相机,可怎么过啊?一天一千多块呢……
 
咱是啥人啊?摆弄机械的啊。立马诊断,可能是齿轮松脱了,于是手上使劲,握住镜头,左扭扭右扭扭。里面传来痛苦的卡嚓嚓声,我说忍住,动手术都这么疼,一会儿就好了,要不我给你讲个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咱是啥人啊……,果然,咔哒几声后,再开机,一切正常了。啥叫妙手回春啊?啥叫华佗在世啊……
吃过早饭后,出去购物,怎么的出来也得带回些礼物。我是挺讨厌购物的,特别从美国买礼物带回国内,真是一件劳神的事情。凡买得起拿得动的,你找啊找啊总能找到“Made in China”字样。好在有了上次的经验,这回我学乖了,直接找个保险的办法——买食品。拿起一个铁桶,嗯,虽然铁桶"MADE IN CHINA"。里面的内容?产自明尼苏达,美国的,好。老人家说了,要重内不重外。(哪个老人家说的?如果没别的老人家说过,就算我老人家说的,以后版税交给我好了)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采购完,跟程先生去了他的旧居。房子在堪费尔德,一个小镇上,离沃伦四十分钟的车程,很宁静的一个所在。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房子白色,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三百多平米,所占的地块有六亩大。买的时候十一万美元,因为现在附近要建高尔夫球场,所以房子升值了,卖的时候十七万美元,白住了几年还赚了些钱,不错。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我们去的时候,新房东正在割草,小伙子就是建设高尔夫球场的。我们说明了来意,他说欢迎参观,家里只有他太太在家。我们说不打扰了,就在房前房后转转。
转着程先生给我介绍着:原来我在这里种了棵果树,看来新主人不认识,给除掉了,多好的果树啊。靠边这里原来我种的是韭菜,怎么也没了?
那里现在是杂草丛生,不对,这草长得怎么这么象韭菜呢?我掐了一根尝尝,就是韭菜,是杂韭丛生。这韭菜也应该是华裔,生命力真的顽强,尽管再也没人照看了,每年自生自灭,长得依然健硕。征得新主人的同意,我们揪了几把。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说是后院,其实并没有院子,自己的地和邻居的地连着,看不到有什么界标。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邻居家的房子高些。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看来邻家有小孩,后院摆着一些儿童玩具。玩具旁边,应该是一个小仓房。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转完,我们开车去看他的一个朋友,也在堪费尔德。一路上蓝天白云下,路旁尽是漂亮的房子。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一切显得都像在童话里。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这是朋友家住的小区。朋友也是大陆移民,现在美国的一家公司工作,是钛合金方面的专家。家里楼上地下三层,后面也是一块草坪。
主人有两个孩子,大孩子出生在中国,但是现在也不怎么会说中国话了。小孩在在学着说话,讲的都是英语。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趁着他们叙旧,我出来在街区转了转。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这里算是美国中西部,主要是白人聚居区,特别是小城镇。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堪费尔德最近被评为美国适于居住的小城镇的前多少名,因此房价有些提升。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不过,像这类房子,也都不算贵,对美国人的收入来说。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对中国人来说,就算是有20万美元,也就是一百多万,在国内好像也难以买到这么漂亮的房子,更别提那块地了。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环境当然,更是奢望了。
第二次去美国(三)—— <wbr>堪菲尔德的朋友
这在中国应该算一个住宅小区,房子各式各样,但是没有两幢一样的,省得进错家门啊。
住在这里的应该都是劳动人民,让劳动人民生活得比较好,也是资本家为了更好地剥削,这点请大家认清。
据说堪费尔德这个地方,还住着一位富豪,不过他的家就不这么好接近了。

其他请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