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拯救日航的意义--《活法》新译本推荐序--曹岫云

标签:
稻盛和夫稻盛哲学经营哲学职场/励志中日友好日本航空财经 |
分类: 作者文丛 |
这是一本值得读一百遍的、经典的人生教科书。
2007年7月2日稻盛和夫先生率领日本“盛和塾”120位企业家来无锡,参加“无锡盛和企业经营哲学研究会开讲式”。当天我到上海机场迎接,在开往无锡的小车上,稻盛先生告诉我,不久前,在庆贺《活法》这本书在日本销量突破50万册的宴会上,一位有名的作家说,50年以后稻盛哲学对社会的影响,会超过“京瓷”
和KDDI两个企业对社会的贡献。http://s2/middle/4a8ff079n894df606d2a1&690
http://s2/middle/4a8ff079n89a87f0e1811&690
我说,他讲得很对。不过50年后太迟了,到时稻盛先生125岁了。中国古代,孔子活着的时候,沒有一个国家的当权者愿意接受他的思想和主张。等孔子死后,他的学生把他讲过的话整理成《论语》,才流传了2500多年。孔子的学说是死后才辉煌。现在时代不同了,媒体极为发达,以稻盛先生为塾长的“盛和塾”成员(当时是4100名),都是企业家。企业家会出主意,有经济实力。只要大家下决心,花力气,宣传得当,不要等到50年以后,而是现在加大努力,在稻盛先生健在时,就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稻盛哲学,让稻盛哲学发挥更大的作用。稻盛先生对我的看法表示赞同。
“盛和塾”不仅在日本,而且在美国、巴西、中国都有。近两年来,稻盛哲学的传播速度开始加快,“盛和塾”塾生已达5600人。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稻盛先生的企业公开宣布决不解雇任何一名员工,包括钟点工在内。特别是稻盛先生的企业在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中照样快速发展。稻盛先生“在萧条中飞跃的大智慧” ,令世人刮目相看。这次金融危机,整个日本还远未从萧条中复苏,但京瓷业绩的恢复和发展之快,再次让人们惊叹。
2009年稻盛先生应邀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发表讲演,接受中央电视台和有关媒体的采访,好评如潮。加上以《活法》为代表的稻盛著作在日本和中国等地的畅销,稻盛哲学的影响日益扩大。
但是,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这种影响与这种哲学应该产生的影响相比,与这个社会对这种哲学潜在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正如孔子的思想不为当时的社会所接受一样,在急功近利、自我中心、浮躁喧嚣的现实社会中,稻盛的利他哲学,似乎过于高尚,所谓“阳春白雪,和者盖寡”。
然而,戏剧性的事件出现了。
有世界性影响的大企业“日航” 破产,日本民主党新政府邀请稻盛先生出山,期待稻盛先生用他的哲学重建日航。日航官僚体制严重,病入膏肓,无人敢接这副烂摊子。而这个难局竟要一个航空业的门外汉,而且是门外老汉——78岁的稻盛和夫——来收拾。日本举国无人,非稻盛莫属。
幸亏稻盛先生宝刀未老。虽然13年前他因胃癌胃部被切去三分之二,但他依然头脑清晰,精力充沛。特别是他的哲学已经到达炉火纯青的境界。如果稻盛先生能够拯救日航,稻盛哲学能够解决堆积如山的日航的难题,这意味着什么呢?
日本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日航的毛病,很多方面就是日本社会本身的毛病。拯救日航意味着拯救日本,日航的重生意味着日本的重生。
从本质上讲,美国社会、中国社会的毛病,并不比日本少、比日本轻。而哲学超越行业、超越国界、超越时代,体现普遍性的规律,是普遍性的真理。
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人的精神道德的停滞或衰退,这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尖锐而深刻的矛盾。这个问题不解决,现代文明乃至整个人类会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从这个意义上讲,稻盛哲学是救世的哲学。去年稻盛先生和梅原先生共著新书,书名就叫《拯救人类的哲学》。
今年2月1日在日航新会长就任时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提问:稻盛会长平日倡导“敬天爱人”;在创建“第二电电”时,反复质疑自己是否“私心了无”;10多年前又投入佛门。你的人生走到今天,又出人意料,接手重建日航,你认为意义何在?
稻盛先生答道:今年1月30日我已满78岁高龄,我早已辞去京瓷和KDDI的董事职位,只在名义上挂了名誉会长、最高顾问的头衔。26年前,我创办稻盛财团、设立“京都奖”。同时又创办“盛和塾”,向日本的中小企业家传授经营经验。在稻盛财团从事慈善事业,与盛和塾塾生讲解人生和经营的道理,我感到非常快乐。我就想以这样的方式,抱着为社会、为世人尽力的信念,度过我不再漫长的余生。突然,企业再生支援机构和日本政府向我提出要求:“现在日航处境极为艰难,希望利用你经营企业的经验重建日航。”因为我一贯认为为社会、为世人做贡献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并实践至今。“那就助一臂之力吧”,我就这样答应了。这项公职或许超越了我的能力,但不管事业成败与否,我必定诚心诚意,全力以赴,鞠躬尽瘁。
那么,靠稻盛的利他哲学真的能够拯救日航吗?
1984年,日本政府进行通信改革,允许民营企业参与通信事业。但是,同明治维新100多年来垄断日本通信市场的国营企业NTT对抗风险巨大,日本的大企业全都按兵不动,没有一家敢于举手响应。通信事业的门外汉、名不见经传的陶瓷生产企业“京瓷”却挺身而出,公然挑战巨人NTT。舆论一阵骚动,认为那是“唐吉诃德战风车,不自量力”。
但稻盛和夫却充满自信:
“在通信领域,我沒有知识,没有技术,没有经验,一无所有。如果我在这个领域内挥动令旗,取得成功,就能证明哲学的威力。仅仅依靠哲学,真的能够成就这么巨大的事业吗?设立DDI(第二电信电话),以自己的后半生进行挑战,就是为了证明这一点,证明哲学这个唯一的武噐的力量。”
当时稻盛用“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这八个字来表达他的哲学。
依靠稻盛哲学这个唯一的武噐,DDI很快取得了卓越的成功。后来又合并了丰田为大股东的两家通信公司,组成KDDI公司。KDDI飞跃发展,不久就进入了世界500强的行列。
稻盛先生是一个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人。13岁患肺结核时,他已体悟到人的心态与人的健康之间的关系。25岁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过程中,他已经感悟到工作和人生的哲学。1959年稻盛27岁时创业,当时28名员工中20名是初中毕业生。带领这支由极为普通的人组成的队伍,怎样做才能实现行业内世界第一的目标?稻盛深思熟虑的结论出人意外,实现这样的目标不是靠先进技术或先进的管理方法,而是靠经营者的品格、思想和“器量”,再进一步讲就是要靠经营者的哲学。哲学是科学技术之母,也是科学管理之母。
稻盛先生在30岁前后已经相当完整地构建了他的“京瓷哲学” ,他与全体员工一起实践这种哲学,40年间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今年1月中旬,我访问了京都的京瓷公司总部和“盛和塾本部事务局” ,拿到了稻盛先生近15年来约400次讲演、讲话的文稿,以及稻盛先生在12年前亲自讲解的“京瓷哲学”78条的16个光盘。我在一星期中把这些光盘看了一遍,感动之余,我深深地感到“京瓷”和KDDI这两家企业不过是稻盛哲学的产物,这两家企业的成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我想稻盛哲学在现实中的下一个投影,就是日航再建成功。当然这中间一定会经历许多困难甚至意想不到的曲折。但是,稻盛先生将个人得失抛在一边,接任日航CEO重任本身,就再次表明了他的“活法”。重建日航就是稻盛哲学的又一次公开实验。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近,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聘请稻盛先生为日本内阁特别顾问,希望稻盛先生在日本重大国策上给日本政府以指导。这件事耐人寻味。可以预料,作为中日友好使者,稻盛先生对今后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必将发挥深远的影响。
《活法》是稻盛先生的代表作,这本书荟萃了稻盛哲学的精华,是一本罕见的、非常实用的人生教科书。这本书深刻而又浅显,妙语连珠。第一次读它,我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后来我又经常翻阅这本书,读每一节我都有感动,不同时期读同一节,亦常有新的感悟。尽管我反复学习,但往往很快就会忘记,也没能一一对照实践,所以常常惭愧内疚。然而我又觉得必须自我鞭策,继续努力,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理解,更好的实践,非如此不可,因为它就是人生的真理。我将此书重新翻译,对自己而言是一次新的再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与读者们一起更确切的分享稻盛先生的哲学思想。亲爱的读者,如果你细读这本书,相信你会受益非浅;如果你实践这种哲学,你的人生必将光辉灿烂。
董事长兼总经理曹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