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照荣·回忆录》第一本第二十篇

标签:
历史文化育儿收藏杂谈 |
分类: 但斌观点 |
@但斌:《但照荣·回忆录》第一本第二十篇
介绍一下旧社会四川人的主要节日(2)
正月十五:正月十五闹元宵。家乡因是三、六、九逢场,凡是县、镇、乡,这几天不赶场的,就在晚上去偷青,县城门通宵不关城门。
从每年正月初三开始耍龙灯、牛耳灯、狮子灯,一直到十九日。这天除了上述灯外,还要抬着庙里的各种神像游行,围门坎山转一圈有10来里路。晚上有花灯和龙灯、牛耳灯、狮子灯,这时各家放花炮。主要还是灯会,放各种礼花,直到半夜为止,我也玩照常玩到半夜。
二月初二龙抬头:从这天开始,小孩们,也有青年,个别老人,到街东西两头山上去放风筝。只有大人放的风筝大,放的高,各种样式风筝都有。有的还在风筝下捆上小灯笼,挂一挂炮,放到一定高度香烧到炮后,马上就爆炸,真开心。挂灯笼要在晚上放上天空很好看,我也不断去放风筝玩。
由于是新年,各种灯除三、六、九在街上耍外,有时还去竹园乡、千佛乡或下乡。门坎山往北10里内都有盐井,在往西至大水湾十五里内有盐井。从西向东至门坎山,都有盐井,有盐井的地方,就有烧盐的厂房,就有老板、财主。耍灯者就要去这些地方耍灯。玩到中午必定有一家烧盐商或财主家吃饭。吃的这一顿有讲究:一桌上有4个凉菜,4个炒菜,一大斗碗腊肉,八块大腊肉,有手掌大。一大碗青菜汤。喝的酒是好酒。
因为领头耍灯人,必定是街上有名的人。招待的好了,这些耍灯回去一说,这位老板或财主声望高。如果招待不好,他就是老牛筋,名声扫地。这时农村还有腊梅花在开放。
三月三是庙会:每年三月三到处庙子开放。有条件的唱戏,也是各种商品集会销售的地方。姑娘媳妇多,在庙里求神、拜佛、望神保佑。特别是有专门送子观音的庙,小媳妇更多,都想送子观音送给一个小宝宝。有新婚夫妻、未婚男女去敬香的,也有在酒滩说亲的、媒人和未婚男女,还有各自家人(主人),大桌上各种菜肴。媒婆说这说那,大吃大喝,各走东西,今后怎样?还看媒婆三寸不烂之舌。
@fan89701:民俗民风趣事逸事娓娓道来。
前一篇:《但照荣·回忆录》第一本第十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