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财经 |
分类: 财经 |
警惕!美股跌破熊市阈值
原创: 雷鸣 成长股价值投资 今天
警惕!美股跌破熊市阈值
投资界惯常将一国股市主要指数下跌20%,称之为进入技术性熊市。但实际上这与实际投资需求不符,一则20%幅度过大,这时再醒悟减仓恐怕为时过晚了。就如这轮A股下跌,到20%已经跌到2870点,时间跌到了6月21日已经持续五个月下跌,这时再谈减仓大多账户损失超过两位数。依据我的反复测算,发现国内主要指数下跌15%就已经确定趋势性下跌,就应该降低仓位;而如果临近15%而展开反弹,反弹之际就是最好的减仓窗口。今年A股的减仓窗口期是2月12日到26日,之前指数下跌14.63%十分接近15%。如果在那时减仓,必定是今年的优秀基金。
二则每国股市的波动率不同,进入技术熊市的临界值也应该不同,以20%一刀切判断进入技术熊市,不符合逻辑,仔细统计各国主要指数也发现,也不符合实际。如上所述,我国股指判断技术熊市的临界值是15%,就不是20%。统计道琼斯指数,发现其进入技术熊市的临界值大约在14%左右,而不是20%。如2008年,美国熊市在跌穿14210点的一月中旬就已经确定,而不是六月份跌穿20356点才确定,确认时间足足提前了五个月。特别值得警惕的是,时隔年三年多之后,本周道指再次跌破了这个熊市阈值。
今年以来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股指跌穿临界值,对于全球金融市场来讲,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从经济影响力来讲,德国在欧洲无疑首屈一指,历史来看德国主要股指牛熊临界值14%左右。今年3月26日其股指跌至13.76%,非常接近临界值后反弹,事实说明后续反弹是最重要的减多仓窗口期。五个月之后的10月11日,德国指数正式跌穿14%临界值,德国股市极其可能进入熊市。上次跌穿是15年7月,前后走了一年多小熊市;再之前是11年,也前后跌了一年;再之前就是2008年初,出现了大熊市,跌去58%。
亚洲市场中,韩国和香港股指跌穿临界值。韩国股指7月5日抵近临界值15%,实际下跌14.7%,一个月后正式跌穿15%,反弹再度成为最重要的减仓窗口期,指数最大反弹4%。十月之后进入加速下跌段。之前出现这种破位是2011年8月,之后走出六年横盘走势。再之前是2007年11月23日,比美国指数确认熊市早了三个月,之后跟随美股跌去55%。
香港股市跟内地最近,但是受欧美影响更强,宏观基本面在国内,但是流动性环境在海外,这种复杂特性决定恒生指数有较大的波动特性,其熊市临界达到18%。过去十年,恒生指数跟道指更相似,从最低点上涨了2.2倍,今年初还在33000多点历史最高点。但是8月中旬恒指跌穿了临界值,之后熊市特征更加明显。之前还是15年内地股灾期间跌穿过临界值,走了一年小熊市,再之前还是2011年十月后,下跌了一年,横盘两年多。再往前就是,2017年11月22日跌穿临界值,与韩国同步,比美国早了三个月确认熊市。
日本股市年初已经跌穿临界值,只是9月创新高似乎转危为安了,但近期下跌速度明显偏快,且再次跌入熊市,年中成最好卖空区间。道指年初临近临界值,9月与日经指数同步创新高,也给人转为为安的感觉。不过逼近临界值本身就是危险信号,在回升中减仓是明智之举。近期美国跌幅大、速度快,证明上述论点是有道理的,三月以来的回升就是减仓的良机。上周三,道指真正跌破熊市阈值,美股确定结束牛市,大概率陷入熊市。
道指已经跌破熊市阈值,可以推断明年极其可能是海外市场的灾年。美国经济体量大,一旦出现金融动荡会很快殃及全球。美国危机影响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经济的高度自由化,比如1929年大股灾美国还算不上数一数二的经济体,但是其金融动荡迅速传染全球酿成大萧条。高度自由化造成市场纠错过程凶猛、刮骨疗伤、伤害极大,比如2008年,发现房地产下跌导致有毒资产侵害金融资本后,迅速导致金融企业资产大减值,酿成金融海啸。今天的美国自由程度不减当年,经济总量全球第一,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