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之前对挖矿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一直以为现在挖矿基本是ASIC芯片的天下,用显卡挖矿并不是主流。但实际上现阶段ASIC挖矿还是主要针对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工作量证明(PoW)算法对内存没有太多要求,完全拼计算能力的数字货币。
但这种PoW算法最大的问题是,因为ASIC专用芯片的出现,全网的算力快速向几个大的矿场集中,这背离了之前去中心化,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挖矿记账的初衷。
所以以ETH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在设计PoW算法时就特别在这方面做了考量,ETH的PoW需要大量的memory
IO,而不是仅仅靠计算能力。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高效率的挖ETH的ASIC被设计出来。所以现在挖ETH基本都还是显卡的天下。
比如下面Claymore挖矿软件的配置页面,能选的就是两种卡。所以基本可以认为现在ETH这类的数字货币挖矿的主力就是英伟达或者AMD的显卡。

那作为投资者,我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挖矿相关的收入到底占英伟达收入的多少?
最近我在seeking
alpha上看到了两篇文章,就是在尝试做一些量化。量化的思路很简单,先看一下整个ETH网络的算力,这个是有确定数据的;然后在估算一下显卡的挖矿效率($
per hash)。两个数相乘就是全网用来挖矿的显卡的总货值。
下图是Eth全网算力变化的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全网算力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仅仅在过去三个月内就增长了一倍。而且1月的数字货币价格崩盘也丝毫没有影响算力的增长。

src:
https://etherscan.io/chart/hashrate
过去三个月几种主要的用显卡来挖矿的数字货币的算力增长
|
Nov 1, Network
Hash |
Feb 11, Network
Hash |
Nvidia GTX 1070 Equivalent
Add |
ethereum
|
120.4k GH/S
|
234.4k GH/S
|
3,933,000
|
zcash
|
322 MH/S
|
487 MH/S
|
366,000
|
monero
|
251 MH/S
|
896 MH/S
|
871,000
|
src:
https://seekingalpha.com/article/4145694-nvidia-cryptoticking-time-bomb
根据上面这篇链接文章里的估算,过去三个月主要三大用显卡挖矿的数字货币算力都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因为挖矿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同时挖两种货币,所以不同的货币算力之前会有重叠的部分,这里我们先只看不管是市值还是挖矿算力上都遥遥领先的以太币,过去三个月ETH的算力增长达到了114K
GH/S, 等价于390万张GTX
1070卡的算力,假设1070卡的出厂价在300美元,那对应的金额是11.7亿美元。
另外一个可以观察印证的角度是显卡的终端价格,这是供需情况最直观的一个反应。从下面的英伟达1070和1070Ti卡的价格走势来看,很明显的在1月份价格有一个快速的上涨,这和ETH挖矿算力的大幅增加也对应得上。
GeForce GTX 1070(Average
price in USD over last 18 months)

GeForce GTX 1070 Ti(Average
price in USD over last 18 months)

按照上面提到的思路,我们来量化一下2017年用来挖矿的显卡占比。下表是主流挖矿显卡的算力和价格:
Company |
GPU |
ETH MH/s |
Price |
$ Per MH/s |
AMD |
Radeon Rx 480 |
25 |
$199 |
$7.96 |
AMD |
Radeon RX 470 Ethereum
Mining |
24 |
$219 |
$9.13 |
AMD |
Radeon R9 295x2 |
46 |
$600 |
$13.04 |
AMD |
Radeon HD 7870 |
10 |
$140 |
$13.73 |
AMD |
Radeon R9 380 |
17 |
$240 |
$14.12 |
AMD |
Radeon R7 370 |
12 |
$170 |
$14.17 |
NVIDIA |
GeForce GTX 1070 Ti |
31 |
$449 |
$14.48 |
Source: Price and ETH hashing power
from CryptoCompare.
以太坊全网算力从17年初的5.9 K
GH/S到年底的156.9 K GH/S, 一年时间就增加了151 K
GH/S。 上表每
MH/S单位算力的平均价格是12美元,考虑到出厂价格要低于市场零售价,按10美元Per MH/S来计算17年单单是以太币上新增的算力就相当于15亿美元货值的显卡。
AMD在17年GPU+CPU业务的收入是30亿美元,英伟达游戏业务17年的收入是55亿美元,但要注意的是这部分收入里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CPU,还有集成在游戏主机里的显卡。所以保守估计,17年市面上20%的显卡都被买来挖矿了。而且考虑到上面分析的18年1月以来算力的井喷,在18年1季度这个比例可能在30%-40%之间。
所以下个季度英伟达的财报topline的增长依然会靓丽无比,但要注意,其中游戏收入的30%多,总收入的20%可能是由挖矿贡献的。
那这块的持续性如何?18年相比之前,可能会存在下面的几个变化:
-
2018年至今,以太坊挖矿算力爆发性增长,但挖矿的奖励从每个区块5ETH降低到3ETH,挖矿难度急剧增长。已经有人测算过,在当前的条件下挖矿的回报可能勉强能cover硬件成本和电力成本,想赚钱只能寄希望于币价增长。
-
以太坊社区一直在推动记账机制由PoW转向PoS,而且预计今年会上线,初期会是PoS和PoW共存,长期目标是完全转向PoS。简单理解PoW机制下,谁的算力大谁就越有可能获得记账权和奖励,而在PoS机制下,谁的币持有的越多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参与到记账和获得奖励。
-
有传闻说比特大陆已经在设计用来挖ETH的ASIC,不久会量产。如果真的量产了,那势必会对显卡挖矿产生很大的冲击。
综上,在未来对显卡挖矿的需求还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由于矿机的出现,或者算法上的变革带来需求的大幅下滑,外溢出来的算力(显卡)还会冲击正常的游戏上面的需求。
从长期看,我依然看好英伟达公司的长期发展,具体可以参看这篇:为什么英伟达还能涨。
但对接下来一两年里,可能的业绩上和股价上的波动,投资者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