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但斌
但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0,277
  • 关注人气:300,5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费收入增长空间几何?(保险篇第5期)】湘怀聊金融

(2017-06-06 21:49:21)
标签:

杂谈

分类: 公司、行业研究

【保费收入增长空间几何?(保险篇第5期)】湘怀聊金融

2017-06-06 湘怀看非银

我国保险业源远流长。我国保险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全面系统的介绍了西方保险理论、实务,洪仁玕撰写的《资政新篇》中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开办保险事业的想法。清同治四年五月初一,我国第一家自主创办的保险公司——义和公司保险行成立,19世纪70、80年代,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至此我国保险机构在国内市场开始占据一席之地。

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加速发展。2013年至2016年间保费复合增长率达到21%,目前行业资产规模超过16万亿大关,2016年保险密度为2258元,较2001年增长了超过12倍,保险深度为4.1%,较2001年提升了1.9个百分点。那么展望未来,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空间还有多大?结合国外发达保险市场经验来看,我们认为我国保险行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仍有巨大的提高空间。

首先,从规模空间来看,我国保险行业应仍属蓝海。

第一,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均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美国保险密度为4095美元/人,保险深度为7%,日本保险密度为3553美元/人,保险深度为10%。根据“新国十条”,到2020年我国保险深度要达到5%,保险密度要达到人均3500元,据此测算,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2017年至2020年间寿险行业保费年均增速将在15%左右。

图1:与海外相比,我国保险深度偏低

数据来源:Sigma、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2:我国保险密度较低(美元/人)

数据来源:Sigma、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第二,与银行信托相比,保险资产规模依然偏低。目前我国保险行业资产规模约为16万亿,虽然超出公募基金资产规模(9万亿)很多,但与银行(230万亿)和信托(20万亿)等传统大型金融机构相比,还略显较低。

第三,与海外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险公司人均资产规模还将扩张。我国人口约为13亿多,目前寿险公司仅为53家,而台湾仅有2354万人,寿险公司达到23家,中国平安保险业务资产规模约为2万亿元,台湾国泰人寿资产约为1万亿元,考虑到中国大陆与台湾在人口数量上的巨大差异,我国大陆保险公司资产规模还有继续上升空间。

第四,我国投保率和人均保单持有量仍偏低。由于我国投保率较低,长期寿险投保率仅为20%,而日本已经达到了700%,使得中国大陆人均持有保单数量远低于发达市场,目前大陆地区人均持有保单数仅有0.09份,而日本已经达到了1.5份,台湾则达到了2.4份的高水平。

图3:中国长期寿险投保率仅有18%

数据来源:保监会、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4:中国人均持有保单数量低于发达市场

数据来源:LIAJ、MIC、FSS、KLIA、statista网站、data.gov.tw网站、《保险监管参考》第99期《我国个人寿险保障水平分析报告》、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其次,从结构空间来看,我国保险行业保障水平将持续提升。

第一,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产品以理财为主,未来将逐步提高消费属性。世界主要寿险市场的主要产品包括年金保险、普通寿险和健康险,更加偏向于保障,如英美主要以年金保险为主,英国年金保险占比90%,美国年金保险占比55%,日本和香港则是以普通寿险为主,日本普通寿险占比69%,香港普通寿险占比44%,而中国大陆市场则是以万能险为主,占比32%,意味着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产品还是以理财为主,保障性不足。

图5:中国大陆保险产品以万能险为主

数据来源:《保险监管参考》第918期《我国内地与国际主要保险市场人身保险产品对比研究》、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6:香港地区保险产品以普通寿险为主

数据来源:《保险监管参考》第918期《我国内地与国际主要保险市场人身保险产品对比研究》、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7:日本保险产品以普通寿险为主

数据来源:《保险监管参考》第918期《我国内地与国际主要保险市场人身保险产品对比研究》、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8:英国保险产品以年金保险为主

数据来源:《保险监管参考》第918期《我国内地与国际主要保险市场人身保险产品对比研究》、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9:美国保险产品以年金保险为主

数据来源:《保险监管参考》第918期《我国内地与国际主要保险市场人身保险产品对比研究》、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第二,我国保单保额仍然较低。中国大陆人均寿险保额(总保额/总人口)仅有5050元,仅为发达保险市场的14%左右。造成人均保额较低的重要原因在于大陆地区的单均保额较低,仅为3.95万元,为发达保险市场的10%~30%。

图10:中国保单保额处于较低水平(万元)

数据来源:LIAJ、MIC、FSS、KLIA、statista网站、data.gov.tw网站、《保险监管参考》第99期《我国个人寿险保障水平分析报告》、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综上所述,结合海外发达保险市场的经验,我国未来数年间保费还有望保持15%左右的增长,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至少还有1倍的提高空间,在“保险姓保”政策推动下,在人口老龄化、中产阶级崛起、消费升级等因素的催化下,我国保险产品将从理财走向保障,产品消费属性将持续提升,保险行业仍属朝阳行业!

风险提示:市场风险/宏观风险/政策风险

欢迎交流!贺明之18516520680/马琦18516596966

往期回顾

湘怀聊金融(保险篇第1期):《谁是金融白马:保险股涨Vs.银行股跌》

湘怀聊金融(保险篇第2期):《保险股与贵州茅台大涨之谜》

湘怀聊金融(保险篇第3期):《死差益和利差益,谁在推动保险价值增长?》

湘怀聊金融(保险篇第4期):《估值奇谈:保险A股和友邦港股孰贵?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湘怀看非银”

阅读 1232 投诉

写留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