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我唯一可依靠的是“素直”
(2017-02-13 22:37:28)
标签:
育儿教育财经文化时评 |
分类: 人文、砺志、修业、奋斗 |
【松下幸之助:我唯一可依靠的是“素直”】
王育琨:当年记者问松下幸之助,“你为什么成功?”他非常清晰地回应,“我的成功有三个因素:一是贫穷,我9岁时父亲去世了,我只好一个人出外漂泊打工;二是没有知识,我刚上四年级就辍学了;三是我干活多吃的不好,因而体弱多病。”这三个厄运,让他没有任何东西可依靠,唯一可依靠的就剩“素直”,以至于晚年创立松下政经塾时,他把“素直”确立为最核心的灵魂和理念,确定为培养未来领袖的重要基石。这个在《道德经》中反复阐述的“无名之朴”的理念,在日本真真切切地落地了。老子在说“无名之朴”“他心通”的功夫,也就是“素直之心”。老子曾阐述的孩童的素直之心,至少包含几个次第:“纯”:简单纯粹,没那么多知见,没那么多自负,随时敞开接纳新发生;“慈”:谦和高尚的人格;“广”:心胸的辽阔,无所不容,即使不忠实诚信的人,也要接纳他,原谅他;“灵”:无我,无处不在。以纯、慈、广、灵四个维度塑造素直之心,这就为政商领袖和精进的员工提供了路标。
王育琨:当年记者问松下幸之助,“你为什么成功?”他非常清晰地回应,“我的成功有三个因素:一是贫穷,我9岁时父亲去世了,我只好一个人出外漂泊打工;二是没有知识,我刚上四年级就辍学了;三是我干活多吃的不好,因而体弱多病。”这三个厄运,让他没有任何东西可依靠,唯一可依靠的就剩“素直”,以至于晚年创立松下政经塾时,他把“素直”确立为最核心的灵魂和理念,确定为培养未来领袖的重要基石。这个在《道德经》中反复阐述的“无名之朴”的理念,在日本真真切切地落地了。老子在说“无名之朴”“他心通”的功夫,也就是“素直之心”。老子曾阐述的孩童的素直之心,至少包含几个次第:“纯”:简单纯粹,没那么多知见,没那么多自负,随时敞开接纳新发生;“慈”:谦和高尚的人格;“广”:心胸的辽阔,无所不容,即使不忠实诚信的人,也要接纳他,原谅他;“灵”:无我,无处不在。以纯、慈、广、灵四个维度塑造素直之心,这就为政商领袖和精进的员工提供了路标。
前一篇:百花齐放才是春!
后一篇:投资是人性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