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种哲学体系

(2008-04-16 08:22:11)
标签:

股票

分类: 但斌观点
    2007年5年,在奥玛哈曾遇到沃华药业的董事长。他说在巴菲特家的旁边遇到了一个浇花的老人,他问老人:是否遇到过巴菲特先生?老人说:“我浇我的花,我没有和他交往的欲望,但并不防碍我持有他的股票......”(大意如此)
    如果我们就是这个浇花的老人,我们的岁月和巴菲特一样幸运一样久长,我们该如何投资伯克希尔公司?
    如果我们有幸早期做了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在1972年到1974年,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从90美元跌到40美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种,为什么不能够90、80美圆卖掉,50、40美圆再买回呢;第二种,如果知道伯克希尔的股票30多年后能涨到150000美圆一股,为什么要在72年到74年做这种无聊的事情,而不将精力集中在对伯克希尔公司长期竞争力的研究上。
    两种办法都没错。回避风险,第一个靠规避市场的波动来避险;第二种依靠企业在长期竞争中形成的“护城河”。但问题是:长远来看,哪一种是利润最大化的保证?我们的选择是靠企业构建又深又宽的“护城河”来实现。
    当然,第二种选择其实更艰难,2008年4月的此刻身为投资者的我们应该有深刻体会,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是多么的困难,因为它有时候确实有点违反“人性”。如果我们就是那个浇花老人,1972年到1974年就会不断有人质疑——为什么不选择在90、80美圆卖出?在哪个年代,不知有多少聪明人会因早早抛售了伯克希尔的股票而暗暗庆幸。如果他们做对了一次,还会有第二、第三次......
    浇花的老人,如果选择深思熟滤后的坚持,恐怕还要经受30多年世界沧海变桑田的变化,危机、萧条、动荡、重大历史事件的冲击,30多年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一番风顺永远不会出现在股票投资的事业中,经风雨、洞见变换、锤炼内心也许是每一个严肃投资人必然的选择。
    当然,也许有些聪明人有更好的选择,我祝福他们成功!
 
                          但斌 2008年4月16日随笔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