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8年2月9日年初三,和家人一起游玩东部华侨城,在茶溪谷的茵特拉根火车站排队等候乘坐森林火车时,看到几个孩子在广场前,追赶广场鸽。小孩子如此也就罢了,但俩个成年人也试图抓这些鸽子。
曾想买些广场鸽放飞在我生活的城市里,在每一个太阳升起的日子里,看着它们盘旋起舞、飞翔,在清晨、在傍晚,在草坪、在街道、在广场,觅食沐浴阳光。但想想它们可能的悲惨命运还是断了念头。
什么时候,鸽子也能和我们一样无忧地漫步在中国的城市街头?
(二)
在盐田食街吃完晚饭往回走,车多人拥挤只能缓缓前行。行至狮公会门口,一个男子故意伸出脚到我前面那辆车的前轱辘下面,然后哎呀呀叫了起来,一次不行,来了两次。狮公会饭店的保安忙跑过来给“碰瓷者”红包,但“碰瓷者”还是要和车主纠缠。
因拥堵严重激起公愤,“碰瓷者”同意车主可以将车开到前面再行协商。等我顺利过去,“碰瓷者”的同伙手里拿着铁锤嚷嚷着:“压了一次,还敢压第二次。”气势汹汹地来到。我心里很为前面的车主担心,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新春佳节的日子里。
据说“碰瓷”的说法起源于清末,那时候有一伙人为诈人钱财专门抱着假瓷器去路边找马车碰撞,再要求车主按真瓷器的价格赔偿。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同样是讹诈,但现在的碰瓷者不是拿假瓷器去碰,而是用自己的身体去碰,比他们的老祖宗更阴毒。
(三)
车行梧桐山隧道口,因车拥挤无法通行,只能按照交警指挥选择行走盘山公路。回深圳市区的方向,车连绵数公里缓慢爬行。去沙头角和盐田的反方向车道行车稀少。
有不少车子,包括各色牌照的车,不排队逆行。不知道这些人那一刻心里是否有内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