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在理程即享受生活心得 |
分类: 哲学.人生 |
“观想”的对立面是“实践”。实践总是处在活动之中,譬如学生走向校园接受教育。观想则是坐下来静思自己的心得。实践的目标在外不在内,正如我们在活动时总是针对自己所未具备的条件而努力。观想与此不同,它的目标在内不在外,是在自己心中所进行及完成的。
亚里斯多德认为:人的幸福应该由“人与动物不同之处”着手去探讨。既然人的主要特色是理性,那么谁越能活在理性氛围中,谁就越幸福。理性的最高作用正是观想。
观想是对所有既存的、已知的事物加以思考,因此它可以持久进行,不受时空限制,也没有任何学习的目的。观想在原则上是自给自足的,不必依赖太多的生活条件。事实上,一个忙于享受生活、送往迎来的人是没有什么时间观想的。
观想的过程即是目的,本身即是结果。人在观想时才有真正的悠闲,当下即是一切,如此正是幸福。亚氏说:“思想家能在孤独中进行自己的研究,并且他越是思想家,他就越能够如此。”西方学术界有“为求知而求知”的风气,造就了许多专精的学者。他们对文化发展颇有贡献,至于他们是否幸福,我们实在无从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