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傅佩荣
傅佩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397
  • 关注人气:27,6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想的幸福

(2012-12-29 08:08:59)
标签:

文化

在理

程即

享受生活

心得

分类: 哲学.人生

“观想”的对立面是“实践”。实践总是处在活动之中,譬如学生走向校园接受教育。观想则是坐下来静思自己的心得。实践的目标在外不在内,正如我们在活动时总是针对自己所未具备的条件而努力。观想与此不同,它的目标在内不在外,是在自己心中所进行及完成的。

 

亚里斯多德认为:人的幸福应该由“人与动物不同之处”着手去探讨。既然人的主要特色是理性,那么谁越能活在理性氛围中,谁就越幸福。理性的最高作用正是观想。

 

观想是对所有既存的、已知的事物加以思考,因此它可以持久进行,不受时空限制,也没有任何学习的目的。观想在原则上是自给自足的,不必依赖太多的生活条件。事实上,一个忙于享受生活、送往迎来的人是没有什么时间观想的。

 

观想的过程即是目的,本身即是结果。人在观想时才有真正的悠闲,当下即是一切,如此正是幸福。亚氏说:“思想家能在孤独中进行自己的研究,并且他越是思想家,他就越能够如此。”西方学术界有“为求知而求知”的风气,造就了许多专精的学者。他们对文化发展颇有贡献,至于他们是否幸福,我们实在无从得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属于自己
后一篇:著作目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