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红楼梦》中最无情的人?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中薛姨妈知道了尤三姐自刎、柳香莲出家的事情之后,正在“心甚叹息”,这时候薛宝钗过来了,薛姨妈把这件事告诉她,谁知道宝钗竟然“并不在意”,搬出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样的话来解释,还把他们的遭遇归结为“前生命定”,并叫妈妈别管这事,要好好管管家务事。联想到薛宝钗以前劝慰王夫人时说的那些叫人心寒的话,这个大观园里数一数二的薛宝钗是何其无情之人!
其实细细想来,曹公刻画薛宝钗这个人物是着重墨于三个方面的:
一、是她的诗才,这个不肖细说,自是大观园一流水平。
二、是薛宝钗精于事故、左右逢源。关于这一点也有很多人争论她的好坏,有喜欢她这一点的,也有不喜欢她这一点的。其实她这种才能在今天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所必不可少的。
在查抄大观园的第二天,宝钗到李纨处请假,说薛姨妈病了,外面老婆子都不顶用,要自己去陪妈妈。这个时候恰好尤氏也在李纨处
“李纨听说,只看着尤氏笑。尤氏也只看着李纨笑。”其实,读者中眼睛亮的早就看出来,这是宝钗的金蝉脱壳之计,为的是出园子避祸,不掺和查抄这件事。所以李纨和尤氏这些平日知道宝钗性格的马上就领悟到了她的意思。反观其他大观园的主人公们,对于查抄这件事,有奋起反抗的如晴雯、探春,有慷慨就义的如司琪,有划清界限的如惜春,大家都把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的一清二楚,唯有这个宝钗,早早脱出园中,既不必发表自己的看法,更不必为哪个求情为哪个救命,何其地逍遥自在!宝钗置素日好友姊妹于不顾,无情可见一斑。设想将来贾家万一出了什么大灾大难的,咱们的宝小姐不用说一准一溜烟跑了个无影无踪的。
三、是她的无情、冷心。还是拿刚才上面柳香莲的事例,薛潘这种呆霸王、流氓式的人物都为之落泪,几天都不舒服,这与宝钗那番冷心冷面的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在别人身上,宝钗绝对是吝啬她的眼泪的,顶多是陪某个人或大家一起落泪,绝对找不到她因某人或某物落泪的事情来(这跟黛玉形成了鲜明对比)。上面说道宝钗的诗才好,但是宝钗极少作伤怀悲哀之作,她不仅自己不作,还劝着别人也别作。就是到了抄大观园前夕,众人写词都是哀音,惟独宝钗志得意满,感觉良好,直接道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一直是孜孜追求她想要的名声和利益。其实宝钗不是不愿意作竟是不能作,因为她没有那样的心境与感情,试想一个无情之人如何能做出有情之诗来?

宝钗对于世俗的功名是很在意的,她理想中的夫婿不过就是仕途经济之人,她那么多的讨好迎逢,那么多的观察留心,甚至到了听音辨人的地步,哪怕一个连正经主子宝玉都不认识的丫鬟,甚至连精明的管家凤姐也不认识的小红,宝钗也对其为人十分熟悉,断定小红是"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如此细致的观察,如此周全的留心,怎么可能无欲无求?
一、宝钗是有自保意识,这在查抄大观园这个事故中表露无疑。但是,宝钗保护意识的结果就是让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完全隔断,情的连接完全隔断。宝玉对宝钗从开始有点意思到后来因为性格根本不和(宝钗劝宝玉读书,宝玉生气要请宝钗走人)而渐行渐远,这在书中是明白无误的事情,但到底宝钗对宝玉有没有情感投入呢?其实宝钗应该是喜欢宝玉,但自己主动把这段感情给隐去了,别人根本琢磨不到。这也就是为什么书中写宝钗对宝玉倾心,只有很不明显的两处--三十四回的送药和三十六回的绣鸳鸯。
自此之后到八十回,书中写宝钗和宝玉总是保持着封建礼教所要求的那种距离,甚至有意疏远宝玉。因为她知道,封建婚姻都是父母作主,宝玉长辈(贾母、王夫人)的意见才是决定性的,而长辈们最看重的是她符不符合封建礼教所要求的那种做人准则,这个做人准则不允许女人有情愫,不允许女人动感情(更别说表达感情了,这就是为什么宝钗送药是只说半截话的原因了)。宝钗正是在大观园中、在贾母王夫人面前用自己的“完美表现”渐渐取得了信任的,甚至连黛玉都认为她对宝玉够不成威胁所以和她“兰言解疑癖”了。所以宝钗并不是“情郁于中,不肯、不敢流露”,而是主动关闭对宝玉感情的门,不是可怜而是可悲,不是有情而是无情了。只有像黛玉这样敢于表达自己的爱情、敢于去努力争取自己的爱情的女子,才是真正打动宝玉的女子,才是真正宝玉口中所说的日月之精华,才是真正值得宝玉去爱的女子。黛玉之与宝钗就如同晴雯之与袭人,一个是天上的芙蓉花神、一个是放着鲜花的一床破席而已。

二、宝钗的一生是有目标的,那就是嫁给宝玉。表面上说宝钗是进京待选,其实薛姨妈是抱着投奔贾家和向贾家推销宝钗为目的的:因为宝钗的父亲死了,儿子薛蟠又不顶事,这个家眼看就要衰亡了。要不然为什么薛姨妈呆在贾府不走?一个名门望族有家不回呆在亲戚家里那么长时间成何体统?
等到宝钗见到了宝玉,对宝玉产生爱慕之情,又加之母亲在身旁加以暗示,宝钗当然认定嫁给宝玉是她的希望和目标,为此她也做了很多成效卓著的努力,虽然那次宝玉梦中呓语给了她不小的打击,但决不是
“击碎了她最后的幻想”,反而促使她更加处处小心处心积虑来迎合贾府长辈们的喜爱,最后也达成了她嫁给宝玉的目标。只不过宝玉喜欢的始终并不是她,但宝钗会绝望吗?显然不会!她见到别人自刎只是会怪别人的命不好,如今自己没能得到宝玉的宠幸那么也只能怪自己的命不好了,宝钗会失望、会怨命但决不会绝望,因为封建礼教里女人没有选择爱情的权利,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嫁给了不爱她的宝玉就只能不要爱情和李纨一样在家里相夫教子,好好作个宝二奶奶。红楼梦曲里面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空对”就是宝钗最后的归宿,就是寂寞守寡,不存在什么“嫁后没几年便郁郁而终”,如果郁郁而终了那不又是一个林妹妹了么?所以把宝钗的一生概括为无望、希望、失望、绝望也是不对的。
三、宝钗吝啬眼泪。为什么用雪来形容宝钗,什么“金簪雪里埋”、“山中高士晶莹雪”?当然用“雪”字固然暗合“薛”字,但曹公还想告诉读者,这个宝钗是个冰冷的人,是个无情的人。查抄大观园宝钗设计脱出园外,一走了之,连园里姐妹招呼都不打一声,这是正面描写,再看他人之口是怎么说的:七十六回湘云黛玉中秋联句,湘云抱怨:“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要大家一处赏月, 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这即是宝钗拈到的花签“任是无情也动人”。
黛玉因情而夭、“泪尽而亡”,宝钗却无情以待、寂寞“空对”,两个大观园女性中的最佼佼者同样惨被封建社会给毁掉,这也正是曹公之要“怀金悼玉”的原因……
推荐阅读:
曹公笔下的林黛玉到底有多美?
黛玉为何能够在红楼中独冠群芳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金陵十二钗
谁才是《红楼梦》中永不凋零的美丽? 《红楼梦》中的生日宴都在暗示了什么?
《红楼梦》中最无奈的爱
大观园中的螃蟹宴真的被"忽悠"了吗?
《红楼梦》中宝玉娶妻的标准是什么?
黛玉究竟是如何死的?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其实也可以很世故
探究《红楼梦》中林黛玉名字的真意
从小事看黛玉的为人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何能够倾倒众人? 《红楼梦》中谁让薛宝钗吃醋了?
黛玉是贾母心中的痛
《红楼梦》中宝玉为什么给黛玉送两方旧帕? 品《红楼梦》中的“四大美女”
黛玉为何帮贾府算帐 ?
贾母为什么看重林黛玉而不是薛宝钗?
元春如何看待金玉及木石缘?
谁才是大观园中的真女子?
《红楼梦》中的妙玉,佛门中的黛玉?
检抄大观园为何不抄蘅芜院?
林妹妹究竟有多少家产?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阿凡达》震憾背后的思考……
解密历史中最真实的金字塔
《红楼梦》中的贾母会抛弃黛玉吗?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会坚强吗? 英语 你到底毁了多少天才?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红楼梦》中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大闹天宫》因何会成为经典?
《红楼梦》中的贾母是慈爱还是自私?
看《红楼梦》中人如何过春节?
中国传统的典故真的可信吗
谁才是《红楼梦》中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凤姐究竟为何事而求黛玉? 凤姐在大观园中的闺中密友
谁才是《红楼梦》中被冷落的人?
《红楼梦》中谁才是宝钗的知音?
爱神维纳斯为什么断了双臂?
《红楼梦》中贾母最终为何会选择了宝钗?
谁能够拯救正在消失的中华文化?
解密传闻中的埃及艳后
奸臣和坤为什么会受到乾隆的无比宠幸? 中国历史中最具争议性的美女 谁才是“狐狸精”中的大姐大?
看《红楼梦》中贾母逛大观园都逛出了什么?
秦始皇究竟是病故还是被害??
谁才是历史上最早的裸奔者?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谁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才气的女子? 《红楼梦》中最悲情的母女
《红楼梦》中黛玉的性格到底好不好? 中国第一女状元为何向孔子挑战? 曹操墓,为什么依然还是千古之谜?
王熙凤的“一从二令三人木”究竟有何深义?
谁才是《红楼梦》中最聪慧的女子?
点击此处,看海风夜空全部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