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究《红楼梦》中林黛玉名字的真意

(2009-05-19 00:54:27)
标签:

《红楼梦》

林黛玉

名字

真意

钗黛合一

海风夜空

连载

文化

探究《红楼梦》中林黛玉名字的真意 

探究《红楼梦》中林黛玉名字的真意

   

    《红楼梦》一书中,作者曹雪芹对男主角贾宝玉的姓名深赋用意,姓“贾”名宝玉,其意是“贾”通“假”,那作为女主角的林黛玉为什么是姓“林”而名黛玉呢?既然是“金玉良缘”,为什么林黛玉没有象宝钗那样带金而生?为什么作者要“既生亮,又生瑜”有了黛玉还有安排一个宝钗来呢?为什么最后是林黛玉香消玉损命归黄泉,质本洁来还洁去,而让宝玉心目中不是知音的宝钗成亲相厮守呢?众多的为什么,众多的谜团,其实全书的布局和情节是与林黛玉的姓名息息相关,林黛玉的姓名其实就是破读《红楼梦》的一把钥匙。

    一、黛玉为什么姓林
    作为《红楼梦》一书中的女主角林黛玉,形容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精魂。对她之名,通常的说法是“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黛玉”实乃“黛石”也,很少有人谈到她名的构思内涵与作者赋予此名的深意。
   曹雪芹构思的女主角林黛玉为什么姓“林”,这问题看似很浅薄,但如果从曹雪芹笔下人物取名特点以及男主角贾宝玉这方面去分析,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红楼梦》一书,大大小小人物众多,作者对这些人物之名颇费心思,用心良苦,或谐音,或暗示,什么贾雨村(假语村言),英莲(应怜),甄士隐(真事隐),连他的一个家人霍起也谐音成祸起,等等举不胜举,书中的男主角贾宝玉,其义也不言自明,贾通假,原是顽石幻化成鲜明莹洁的美玉,假宝玉真顽石。书中一干人及男主人公的姓是有用意的,女主角也就不可能是随意而姓信手而取的,这黛玉姓林大有文章。

  根据绛珠仙子(黛玉)长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和通观全书情节。为什么在西方?为什么叫灵河?曹雪芹用“西方灵河”是有深意的。西方极乐世界,是灵魂的故乡和归宿,是精神的家园和寄托。这里的灵当是灵魂,魂魄来解,也就是“精魂”,作者之意显然是“林”通“灵”,“林”其实是“灵”,一个灵字,黛玉姓林的谜也解开了,灵河,灵河,灵魂之河,精魂无数,黛玉只是如海众灵中之其一,其父也就是林(灵)如海了。

    二、林黛玉之名是何意
  那么,这姓林(灵)与黛玉之名有什么内在关系和脉络相连呢,与宝玉又有什么关联呢?
  破解了林字,继续来破解黛字,黛,原指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所谓粉黛也就是指女子。曹雪芹用这黛字是何意呢,难道就这么简单?而且青黑色的黛与后面一个玉字也不相宜,与姓林(灵)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黛是谐音“代”字,林黛玉之名的涵义是灵代玉。林黛玉,灵代玉,以灵代玉。作者的深意就昭然若揭了,灵代玉,以灵魂精魂代玉,与宝玉的通灵宝玉相呼应,然后,这仅仅是《红楼梦》这部巨著的一个伏笔,更深层的涵义还在后面。

    三、曹雪芹为什么要以灵代玉
  曹雪芹笔下为什么要林黛玉这人物以灵代玉?用意何在?
  贾宝玉生下来时就口含一块玉,上书:通灵宝玉。贾宝玉的这块通灵宝玉,是《红楼梦》一书的药引子,是灵魂,小说故事就是依托此顽石幻化而来的美玉而展开。薛宝钗也有一块金锁,上书:不离不弃,芳龄永继。那么为什么作为宝玉知音作为宝玉心上人的林黛玉没有这象征物呢。这里,作者深谋远虑地设计了一块以灵代玉的虚玉,那就是女主角林黛玉。这一块以灵代玉的虚玉,与宝玉的通灵宝玉相呼应。这通灵宝玉中的通灵二字很重要,也暗示和象征着以灵通玉,以玉通灵,从而印证二人的心灵相通,灵魂相萦。

 

探究《红楼梦》中林黛玉名字的真意


    四、曹雪芹为什么要设一块虚玉
  曹雪芹为什么要设一块虚玉呢?林黛玉与贾宝玉心心相印,情痴意深,如果作者认为宝玉与黛玉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最后要共结莲理,那将宝钗那块金锁给了黛玉从生时带来不就了行了吗?宝钗之金锁,是一个实物,黛玉是一块虚玉,其实这一实一虚,可以探寻出作者曹雪芹的创作思路和爱情婚姻观。
  
    首先,曹雪芹是崇尚精神恋爱的,爱情是至上的,心心相印的情爱在作者眼中是高洁雅趣的,先看曹雪芹笔下有关主人公贾宝玉在情爱方面的描写,幻警所言:“尘世中多少富贵之家,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绔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更可恨者,自古来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此皆饰非掩丑之语也。好色即淫,知情更淫。是以巫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色,复恋其情所致也。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宝玉听了,唬的忙答道:“仙姑差了,我因懒于读书,家父母尚每垂训饬,岂敢再冒‘淫’字。况且年纪尚小,不知‘淫’字为何物。”警幻道:“非也,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这里的意淫也就是指精神恋爱,但曹雪芹并不排斥肉体之爱。“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 
 
  所以,曹雪芹将林黛玉设为一块虚玉,与宝钗的金锁相对应,一虚一实,一个“灵”秀,一个“肉”美,就是为了将钗黛二人分别作一个完美女子灵和肉的二个化身,本性肉体与精神爱恋的化身。

    五、曹雪芹情爱主线的构思
  男主角贾宝玉,这个名字,上用宝钗的“宝”字,下取黛玉的“玉”字,这个“兼美”的名字,表示钗黛是宝玉一生中的二个女人。二人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各有魅力。而这二个女子中,作者用宝钗的金锁,黛玉以灵代玉的虚玉这一虚一实来隐喻寄托“灵和肉”的寓意。黛玉是灵魂逸秀,宝钗是体丰貌美。黛玉是心灵知音,是精神层面的理想爱恋,宝钗是妩媚体腴,是现实中的生活伴侣。一个是隐喻仙闺幻境之风光的精神追求,一个是暗示俗世尘境之情景的肉体享受。

    同时,在作者的意图中,宝钗之金锁,是实物,象征着传统现实,事实婚姻。黛玉则是虚玉,则象征着虚幻,是浪漫理想精神恋爱。这虚实之间,也分别暗示男女爱情上的理想与现实,这宝钗与黛玉其实是曹雪芹思想中灵与肉的化身,一个理想完美爱人的二个化身。这在书中有多处的暗示。如在书中写十二钗时,别的都是单独写,唯有宝黛二人是合起来写:可叹停机德,【此句薛】堪怜咏絮才。【此句林】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因为钗黛二人是完美女子的二个化身,一个灵,一个肉,这就不难明白二个化身合二为一的写法了。还有幻警仙子带宝玉神游的一段描写:“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所以,曹雪芹将林黛玉设为一块虚玉,与宝钗的金锁相对应,就是为了将钗黛二人分别作一个完美女子灵和肉的二个化身,现实婚姻与精神爱恋的化身。他心目中至高的境界是灵与肉的结合,也就是钗黛二人合二为一。
  
  很多人评论曹公笔下所塑造的薛宝钗形像,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这一形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认为林黛玉是叛逆者的悲剧性格,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其实这些都是后人的想象延伸附会之见,原意很明确,宝钗的形象代表了生活的现实追求,而黛玉代表了灵魂的理想美梦。他心目中至高的男女情爱境界是灵与肉的结合,也就是宝黛二人合二为一。黛玉后来对宝钗去了疑心,摈除了成见,两人遂成金兰之交,这就是最好的佐证,作者的苦心还是希望二者能统一的。

  最后黛玉的死,则是理想的幻灭,与宝钗的成婚,则是对现实的遗憾和无奈认可,“都道是金玉良姻(贾府上下从老祖宗到侍环等一干普通人心目中都以为宝钗与宝玉是般配的一对),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宝钗),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黛玉)。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这份终身误的情伤感慨,也许是曹公的重要创作动机和动力之一。

 

精彩继续:

黛玉为何能够在红楼中独冠群芳    曹公笔下的林黛玉到底有多美?     林妹妹究竟有多少家产?

影响贾宝玉一生的三个同性恋人    检抄大观园为何不抄蘅芜院?       谁才是大观园中的真女子?

黛玉在大观园中的“反常之举”    宝钗为什么要搬出大观园?         晴雯为何会被逐出大观园?

从《红楼梦》延伸出的情爱百态    宝钗黛玉,你更同情谁?           宝钗黛玉,你到底会娶谁?

大观园中的宝钗为何会一再失态?   谁是大观园中最厉害的丫环?        晴雯为何会被逐出大观园?

《红楼梦》中的探春因何而伤悲?   凤姐究竟为何事而求黛玉?    《红楼梦》里的四大丫鬟靠什么成功?

从送宫花看林黛玉的尊严    《红楼梦》中最悲情的母女  凤姐最终魂归何方?   《红楼梦》中的阴谋家

谁是大观园里最后的赢家?  黛玉为何帮贾府算帐?  袭人为什么要离开贾府?  元春究竟是如何死的?

秦可卿身世之谜(一)      秦可卿身世之谜(二)   秦可卿身世之谜(三)    秦可卿身世之谜(四) 

秦可卿身世之谜(五)      《红楼梦》中宝玉为什么给黛玉送两方旧帕?       大观园中最沉默的爱

 曹公笔下的黛玉究竟有多大的魅力?   《红楼梦》中宝钗最真实的一面     木石前盟究竟隔了几座山? 

李自成进京,都给北京带来了什么“灾难”?   谁才是《红楼梦》中曹公最心爱的女子?

“金缕玉衣”真的能够长生不老吗?          《红楼梦》中的生日宴都在暗示了什么?

谁才是《红楼梦》中宝钗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唐朝贵族们为什么都不愿意做驸马?  解密传闻中的埃及艳后

《红楼梦》中金玉良缘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红楼梦》中最无奈的爱    《天龙八部》到底讲了什么?

 红消香断有谁怜? —— 黛玉葬花   中国历史舞台上"新式太监"是如何崛起的?    大观园中最清冷的爱

从《红楼梦》中宝钗名字探究宝钗的一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