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现代人的印象中,原始人就是一副茹毛饮血的样子:他们手持血淋淋的肉腿,大口大口的撕咬,这就是他们每天赖以充饥的食物。但是到了今天,科学家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调查后发现,其实原始人并非那么的爱吃肉!
这个研究观点被发布在美国《体质人类学》上,因为以前众多的考古学家都认为原始人吃了太多的肉,导致蛋白质摄入过度,但今天这个观点颠覆了这一理论。剑桥大学的教授塔姆森·奥康奈尔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他认为如果古人只吃肉类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肉类提供的大多是动物蛋白质,在人体内时累积不到原始人那么高的含量。那么到底原始人吃肉多不多呢?我们不乏看看下面的调查。
科学家对原始人食物结构的调查是通过对氮同位素的分析,因为不同营养成分的氮同位素是不同的,所以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检测出蛋白质的多少,从而判断出肉类的摄入是否很多。而且氮元素是最容易在人体内残留的。通过这个方法,科学家可以分析出古人每天都吃了些什么。
在经过分析后,科学家发现原始人摄入蛋白质的量达到了60%至80%,远远超过现在我们人类最多45%的摄入量。而原始人获得蛋白质的方式一直以来被认为只有通过猎食动物,也就是说原始人每天的主要食物就是肉。但正是这个数值让奥康奈尔教授产生了怀疑,因为他知道,即使是每天都吃肉的爱斯基摩人蛋白质含量都无法达到这么高,而且在他们拥有高蛋白质含量的同时还伴随着高的脂肪量,但是原始人却没有高的脂肪量,甚至在这一点上还低于现代人。
这个矛盾让奥康奈尔教授肯定自己的研究出现了偏差,所以他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思路,试图从蛋白质的获取方面来找到答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奥康奈尔教授召集了一些自愿者,每天吃定量的肉食,然后在一个星期后对其体内蛋白质含有的氮同位素进行分析,结果依旧无法达到原始人那么高的摄入量。这就彻底否定了原始人蛋白质来源只是单一的动物,很定了有其他的食物来源。在随后的分析调查中,他们发现距今12000年的一个农民,他体内的蛋白质量有40%由动物蛋白构成,其余60%则由植物蛋白构成。当植物蛋白摄入多、动物蛋白摄入少的时候,才能造成原始人蛋白质含量能够如此高,而脂肪含量却很少的情况。这样就证实了原始人实际上是很少吃肉的。
这样的饮食习惯跟现在的中国、印度比较相似,而且是非常科学的,既满足了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又不会造成蛋白质摄入过量。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营养学家和科学家都认为中国的饮食对人体是最好的。因为现在西方国家摄入的肉类太多,很容易造成脂肪过多,从而导致体重飙升影响健康,而中国的饮食习惯讲究荤素搭配,每天动物类的摄入量低于植物的摄入量,由此可以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
或许有读者会问,即然原始人的饮食习惯如此好,为什么他们的寿命却很短呢?笔者认为,因为原始人处于石器时代,所以简陋的工具并非能够轻易捕猎到动物,而且由于野生的环境,植物也是无法量产的,因此原始人的食物是很短缺,基本就过着饿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所以寿命都很短。(科幻星系/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并注明出自科幻星系
QQ:88328702 MSN:wangk1026@hotmail.com
个人新浪微博欢迎关注:http://weibo.com/sfw/
科幻星系官方微博:http://weibo.com/khxx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