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评:质疑的力量

(2010-03-23 08:08:39)
标签:

成品女人

女性成长

好命女人

胡杨

杂谈

  拜伦凯蒂的《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是一本好书,在《遇见好命的自己》中,我已经接触到她的质疑法,那经典的四句话。读这本书其实是一个巩固的过程。

  经过实践我感觉自己基本掌握了这种方法(拜伦凯蒂,是那指向月亮的手),所以希望大家都能掌握此法。这样就钻牛角尖了。

  其实,拜伦凯蒂的转念法就是质疑我们的所思所想,那些东西通常离实相很远,而所有的修行都是停止、质疑思考的修炼法。

    思考是重要的,在具体生活中面对问题的时候,但是大多数时候那些无法停止的思考,是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尤其是执着于你的所思所想问题就大了。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有着更广大的背景,可能完全不是你想的那样,而且根本不是!

                        

                              质疑的力量

 

所有的痛苦都发源于我们的那些想法。而拜伦凯蒂交给我们了终结痛苦的钥匙——质疑那些想法。所以,请紧握这把钥匙。

  

    在朋友的QQ空间,看到这样一个“看图说话”。题目是《当你疲惫时,准备放弃时,看看这个吧——谨以此文献给需要力量的朋友》。

    大概意思是说: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这是真的吗?)缓慢而艰难地朝着目的地(真有目的地吗?)前进。

    其中有一个人心想:这个十字架实在是太沉重了,不如砍掉……于是他行动了。砍掉之后走起来轻松多了,他毫不费力地就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而且边走边轻松地哼着歌!

    走着走着,谁料前面忽然出现了一个又深又宽的沟壑!没有桥,周围也没有路,他该怎么过去呢?

此时后面的人慢慢赶上来了,他们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做成桥,从容不迫地跨越了沟壑。他也想如法炮制,只可惜他的十字架根本无法做成桥帮助他跨越沟壑!

 

    看过之后,我的第一想法是:那是真的吗?真的要忍辱负重过一生?一路上没有欢歌笑语而只有呼哧呼哧的喘息声?

    那天,针对“人生十字架”,我在朋友空间的留言是:坚决支持截掉十字架,轻松上阵。如遇沟壑,借别人的十字架过去,跟人说说好话而已。这叫借力!

 

    如果说“十字架”存在,那么它的沉重,不是来自责任和义务,而是来自我们对自我了解的贫乏和不充分,甚至是来自于我们的那些认同。

    因为我知道,人生是可以轻松自如、欢畅无比的。而之所以感觉像背负了沉重的“十字架”,那是因为你认可了那些消极的信念。

 

    拜伦凯蒂的《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书,以及其中介绍的“转念作业”,可谓击毁我们的消极信念的重锤。

    《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的作者以及“转念作业”的发明人拜伦凯蒂,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女人,她普通而又不简单,平凡而又不凡。

    拜伦凯蒂曾受十余年的忧郁症所苦,从沮丧、愤怒、绝望,最后陷入自杀倾向。

一天早上,她突然明澈地清醒过来,了知了自己的痛苦是“如何”结束的。自此,她一直活在了悟的自由中,并帮助无数痛苦的人依靠“转念作业”走向自由、平安和快乐。

拜伦凯蒂倡导“做真相的情人”。她一针见血道:“造成我们痛苦的,并非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对问题的想法。”而她的“转念作业”帮助无数的人们,走出问题的阴霾,化解焦虑,重燃生命活力。

    “转念作业”仅有简单的四句问话:

    1. 那是真的吗?2.你敢肯定那是真的吗?3.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4.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的确,它教我们以全新的眼光、角度去看待所有烦恼的问题,从而认识到问题不在外面,而在你的认知。而这四个反问句是我们思维惯性的回马枪,有峰回路转之功用,对此我个人以及无数人已经屡试不爽。

比如,那个“看图说话”秉持的基本信念是:人生是背负着沉重十字架向目的地进发的过程。根据那四句话,你可以如是做“转念作业”:

   真的是这样吗?人生真的是背负着沉重十字架向目的地进发的过程?

当你认同“十字架”说,你感觉怎样?你会忍辱负重、踯躅前行,打掉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也就是说,如果你认定“是”,你就将人生进行到了沉重的十字架下。这样的人生,真的是苦不堪言且毫无乐趣。

 

    但是,人生真的是背负十字架的艰难行走吗?真的有一个目的地存在吗?我看未必吧。

你发现,当你的回答是“No”,或者是仅仅持有怀疑,那么你就会抖落一身尘埃,轻装上路。就像图里的那个人,卸下包袱一路唱着歌向前行走。即使遇见沟沟坎坎,你的好心态便能成为跨越一切障碍的桥。

“十字架”之所以存在而且沉重,那都是因为我们根深蒂固的“认定”!通常我们一旦认定什么就不管不顾地接受、坚持和维护,尤其是很少对那些核心信念提出质疑。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比如你一直相信人生是背负沉重十字架的过程,那么你的人生只能“如你所愿”。因为“生活就如一面镜子,反映出你信以为真的东西,绝无例外可言。”

 

    现在网络上流行一句话:不要相信哥,哥是个传说。我想借用一下:不要相信十字架,那只是个传说。

的确如此。遗憾的是,很多人在教导我们把“传说”当真理!

 

    现在,请检视自己,如果感觉人生像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那么你该做的不是唉声叹气、忍气吞声,而是审视你关于“十字架”、关于人生的那些信念。

    一旦对“十字架”产生怀疑进而否定它,你就是在释放痛苦与沉重。这可谓是给痛苦人生的“回马枪”。

拜伦凯蒂“转念作业”的工具就是那四句话,步骤有三:一是觉知念头;二是质疑那些念头;三是种植正念,用正念覆盖负念。前两者是“破”的方法,后一个是“立”的方法。

 

   在书中,有人问拜伦凯蒂:人类集体觉醒,你认识到这个趋势了吗?

   拜伦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人类是否正在集体觉醒。你现在痛苦吗?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

的确,所有的痛苦都发源于我们的那些想法。而拜伦凯蒂交给我们了终结痛苦的钥匙——那就是质疑你的那些想法。所以,请紧握这把终结痛苦的钥匙。

 

    轻松自在的人生才是值得嘉许和期盼的,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只是我们丢失了,现在我们需要——“寻找回来的世界”。

 
注:希望更多了解转念法的朋友,请去自由的心的博客自由的心

书评:质疑的力量2010年3月4日

书评:质疑的力量

书评:质疑的力量

来自佛艺时尚29期http://mag.sina.com.cn/zine/online/7/261/771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