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为<鲁豫有约>,邹静之老师让我成为了"白流苏".

(2007-11-16 19:49:51)
因为<鲁豫有约>,邹静之老师让我成为了"白流苏". " 华策影业"总经理赵依芳女士, 邹静之老师, 梦继导演,  我.
 
     因为<鲁豫有约>,邹静之老师让我成为了"白流苏".
      "严肃"的邹老师和"紧张"的我. 
             
     因为<鲁豫有约>,邹静之老师让我成为了"白流苏".     
  
     露出可爱笑容的邹老师和他钦点的"白流苏".
 
 

  张爱玲是我非常尊敬和喜爱的作家。能扮演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是女演员的幸运。但是,在接或不接《倾城之恋》这部电视剧的问题上,我是犹豫的。因为,张爱玲的好,大多在于文字的设计,而非情节的设置.因此,真的拍成电视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一步:剧本就十分重要!

 

  我最终接受了邀请。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是著名剧作家邹静之老师改编的剧本。

 

  当时的我并不认识邹老师。但他编剧的作品我是看过的。比如,他创作的电视连续剧《琉璃厂传奇》、《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五月槐花香》等,还有我同学演出的话剧《我爱桃花》。这些剧除了有好看的故事设置,台词写的也真的是好。话剧《我爱桃花》中唯美精炼的诗化语言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剧中“泪不仅是从眼睛里流出来,而是全身上下冒出来,泪如泉涌”、“我要巾帻(帽子)你却给了我一把刀”这些令人回味的台词。听同学说,邹老师早前从事过诗刊编辑的工作,并且著有诗集、散文集。难怪呢……

 

  《倾城之恋》的剧本也是好看的,人物的台词依然是“邹氏”的考究。邹老师让这么一个小说作品变成了能够成为电视剧拍摄的剧本。在小说中,许多精彩部分是采用人物内心描述,邹老师把这些难以用镜头表达的部分用剧本创作的方式进行了调整和改编,使之更加适合于影像的表达,这些改编很精彩!同时,人物的故事和性格有了更加具体的扩充和展现,让人物性格更加接近常态生活中的人。

 

  制片人告诉我,请我来出演白流苏是邹静之老师的建议。而邹老师的建议只是因为他看了我做嘉宾的那期《鲁豫有约》。意外!

 

  那一期的《鲁豫有约》的主题是“春节回家”。节目组除了邀请我到录制现场做节目外,让嘉宾回家过年时也录制一点生活video。主持人陈鲁豫和我还聊了聊我演〈暗算〉里的“黄依依”和〈新上海滩〉中的“方艳芸”的一些花絮。就是这样一个十分生活的聊天式的谈话节目让邹老师选择了我来扮演“白流苏”。

 

 那,邹老师看中了我身上的什么了呢?媒体朋友问我,我也好奇.还是请邹老师来回答吧:

“我写的白流苏是个端庄大方、知书达理、带着旧时代女性的婚姻观,同时又受到新式爱情观影响的上海大家闺秀.陈数的大气和特有的‘张氏内质’是众多女演员中最引人注目的,由她出演我心目中的‘白流苏’,我很有信心。” 

 

 谢谢邹静之老师对我的信任!加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