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十五条”微调说明了什么
(2011-02-23 08:24:05)
标签:
时政房价评论北漂族观点周碧华文化 |
分类: 乱弹天下 |
“京十五条”微调说明了什么
前天,北京市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陈志表示,“京十五条”调控细则将根据房价变化进行调整。如果房价回归合理,对于外地人连续纳税要求可能放宽至三年。
这种微调意味着,北京市政府开始懂得尊重网络民意。
“京十五条”出台后,针对“外地人连续纳税五年才有资格购房”这一明显带有歧视性条款,碧华先生于2月17日发表了博文《北京限购令是对北漂族的驱逐令么》一文,光明网、环球网等各大网站予以转载,引起强烈反响。
拙文的基本观点是:一、北京与其他大城市并不一样,她不仅是北京人的城市,也是全国人民的首都,北京修建得那么漂亮,占有那么多优质的公共资源,非北京市财政独立能达到的,而是全国的财政给予了强力支持,也就是全国人民对北京是有贡献的;二、5年期的限制不利于年轻人在北京留下来,是一种变相的逐客令,这让那些愿意为北京的明天而奋斗的人们心寒;三、对于真正有钱的人,限购令并不会殃及他们,反而会让房租提高,让拥有几套房的人们得利。
拙文遭到了“北京方面”的强烈抨击,碧华先生不认为是遭到了有组织的回帖,但其中的一些帖子仍然明显地带有排他性,举例如下:
网友叫“bgltc”的称:北京不是外地人贡献才建设起来的,北京是北京,是北京人自己建设起来的。一个人如果装修自己的新家,装修完了,请大家看,相信每个人都会说“你家装修得如何如何”而没有人会说“你家装修工人装修得如何如何”。为什么呢?因为工人付出劳动力,主人付钱,大家是雇佣关系,谈不上谁给谁做贡献。如果非要说个贡献,工人还要感谢雇主给了他们工作,没有雇主,他们只能饿肚子。所以,那些整天说给北京做贡献的外地人,如果你每天免费扫垃圾8小时,那我承认你是在给北京做贡献。否则,你还是快谢谢北京人给了工作,没让你饿肚子,快点跪下来磕头谢恩吧。
这是典型的把自己当“主子”的北京人,对于这类言论,碧华先生只有一句回答:除了北京猿人,其他的人都是外来人。有的人家里数上去几十年上百年,说不准还是从外地流浪到北京的乞丐。
因此,北京出台各类涉及民生的政策,一定先要排除“替北京人着想”这类私心杂念,将自己定位于国际化大都市才是,以一种包容天下的胸怀,才会真正拥有希望。这次关于房价调控细则的微调,应看作是北京在进步。
时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