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庆东不该故意讥讽北大(图)

(2008-10-03 07:42:08)
标签:

人文

文化

人物

北大

孔庆东

评论

周碧华

杂谈

分类: 乱弹天下

孔庆东不该故意讥讽北大

孔庆东不该故意讥讽北大(图)

                 (设计独白)孔庆东:乡亲们啦,我孔教授

                  这个月终于有五千元工资啦!

国庆节对于任何一个国民来讲,应是个喜庆的日子。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却在博客里对过节自嘲了一番,让人觉得有些意外。特别是提到待遇时,那种讽刺“北京大学当局”(孔庆东语)的话语就更剌眼了:

 “不过一看这个月的工资,各项津贴、补助、劳务加起来,居然超过5千元了,不禁大喜。一喜工资超过阿忆那厮了,再不受他的歧视;二喜月收入终于超过俺家老板,在家里的政治地位有望提高,再不受她的冷眼;三喜可以直接用这笔工资更新电脑,再不受它的折磨”

教中文的孔教授使用了“居然”一词,表示很惊讶,很意外,也就是说,他在北大25年,还从来没有一个月领过5000多元的薪水。这饱含感情色彩的“居然”,不禁让许多读者心生同情,那“北京大学当局”为何如此糟践我们的学者?

孔教授认为自己的学识与待遇相差太大产生怨恨是可以理解的,想当年北大教授一个月百多块银元,有洋车小四合院,养一家子外带小妾都绰绰有余哩。但我个人认为,如果孔教授觉得在北大屈才,完全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来番气慨的,天下之大,难道没有容孔教授之处?也就是说可以选择离开,怨天尤人不是大丈夫所为。

为什么孔教授又舍不得离开北大呢?说白了,北大是块金字招牌,孔教授沾了北大的光只是自己不愿承认罢了,比方说,虽然月工资好不容易达到五千,但被人请去讲课的报酬可能远远高于工资的。倘若孔教授只是偏远地区一所大学的教授,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生意吧?就如同周碧华的课讲得再好,也只能在常德这地面上转一转;国家级媒体哪怕一个小毛头记者下基层,基层也得将他们当爷待,而基层再资深的记者,却只能跟在基层领导屁股后像个跟班。这种差异是什么?当然是平台的不同。孔教授身为北大教授,当然身份就显赫了,从单位月入五千虽然看不上眼,但隐性价值是能用五千元来衡量的么?

发牢骚是孔教授的权利,但自恃有才却甘愿屈就,便让人有些小视。自称为孔子孔圣人的后裔,如此讥讽自己供职的单位,与孔子提倡的“仁”这种道德标准是不是有些距离呢?(新浪博客首页/文化博客导读)

此文正在参赛,请朋友们顺手一点孔庆东不该故意讥讽北大(图)谢谢啦!

文化评论:

张丽华为何要意淫余秋雨?(图)

叶延滨:诗人应教会国民什么(图)

余秋雨从商的若干猜想(图)

宋朝人为何说官不如妓?(图)

我为何替孔子担忧?(图)

史上第一个说荤段子的官是谁(图)

史上三大“忽悠”大师是谁?(图)

母亲偷情让叔本华成为哲学家?(图)

谁为三八节差点丢命?

敢与皇帝争妓的作家(图)

明朝时小姐的绣楼是什么样(图)

成语“水性杨花”消亡的社会意义

全国人民曾集体学说脏话

民国的文人是如何风流的(图)

 

诗歌作品 

浮萍

在秋天可以做什么(图)

一只误入平原的虎

江南大雪

情诗·覆盖

诗·我是一只南方的狼

柳叶湖印象(组诗)

逝去的雪

梅花

面对大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