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童年我的车——为六一儿童节而做

(2010-06-01 10:38:19)
标签:

我的童年

我的车

六一

儿童节

晓程

汽车

焦点评论

丹东晓程

丹东

性价比

分类: 汽车评论散文随笔
我的童年我的车——为六一儿童节而做
我的童年距离车很遥远。所以关于车的记忆非常模糊。最清晰的记忆是当年“八.三一”、“大联合”两支队伍搏杀时各自开着大卡车在乡间街道上横冲直撞招摇过市的动乱时刻。还有当初在台上神采奕奕讲话的大干部,此刻却被五花大绑,戴上了大纸帽子,站在大卡车的车厢上,背靠着驾驶室,面向着人群,狼狈地“低头认罪”。
那时竟不知危险,追着这样的车辆观战,被妈妈拉回去好一个骂。
童年似乎跟汽车无缘。
但那时的司机是非常牛B的。从县城来的吉普车墨绿色的,一年也见不到几辆,车在跑,车和人骄傲地把人们追随的目光甩在后面。于是就有了另一个清晰的记忆。
吉普车载着年轻漂亮的女孩儿耀武扬威地奔驰了一阵子,到了小镇的街头忽然不动了。于是司机抓个铺垫钻到车底,一会儿就是满手油污,车还是一动不动。车里的女孩儿在灼人的阳光下露出了厌倦的疲态懒洋洋地睡过去了,司机从上午修到下午,最后车子被拖走了。
最难忘的是镇里修路,弯路取直了,道路从西街改到了东街,重建了新的大桥,原来西街的大桥木头桥面被拆除,只留下了几个桥墩。
一天,部队拉链的车队夜间行驶时误判道路,还走原来老桥的路段,结果车灯顺着坡度向上的引桥照上去,可能照得前景光明,依旧加速行驶想驶过桥去,结果从第一个裸露的桥墩栽到了第二个桥墩下,可怜年轻的驾驶员战士身负重伤,乘坐在后厢上面的战士甩在车头前方,竟毫发无损。我们这些好奇而又无聊的孩子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事件,在现场目瞪口呆地接受了这样一个残酷的事故,听着大人对拆桥部门的大声谴责。
小镇东边道路险要,弯多坡陡,很多载重的车辆走到这里都爬不上去了,只得卸货。
一次,眼见得一辆带着拖挂车的卡车被要搭顺风车的熟人拦了下来,再起步时,不仅不能挪动半步,还慢慢后退,而且歪着退向路边深沟。乘车的人就在车厢上面,眼看着挂车就要将车头拽进深沟了,拦车送人的人大呼大叫要停车,于是车辆不再挣扎,只好停住,旁边的人用石头将车轮掩住,找来别的车,将这辆车拖着上了坡顶。
这段路事故频发。每有车辆肇事,都是车毁人伤。我们于是每一个现场都不落地好奇地旁观。有时候拖拉机经过时车轮打滑爬不上坡,司机就邀请我们站到驾驶座后面增加重量。我们人小,就使劲向下压企图增加重量。拖拉机居然就这样上去了。
一次遇见一辆拖拉机爬坡时打滑,而拖拉机的挂车上乘坐了两个大人无动于衷。车停住了,我们几个孩子指挥着,让挂车的人站到驾驶座后面,增加车重,将拖拉机退回到坡度缓一些的地方重新起步加大油门,拖拉机成功冲上了坡顶。这样,我们倒多了几次乘坐拖拉机的机会。
看来汽车也没啥好。这是我童年的汽车印象。
妈妈管教严,自己胆子小,对生产队的手扶拖拉机只是艳羡地旁观。很多半大小孩儿都讨好手扶拖拉机司机,争取用摇柄打火的机会。我不敢,远远地看着。看着别人把车摇得启动了,心里也跟着激动。但还是不好意思去跟人家求情,只是在司机不在的时候,没启动时,上去摆弄几下过过瘾。
第一次乘坐大客车去县城,从去往汽车站的路上就开始激动。坐在车上,感觉那汽油味儿那么清香好闻;车子启动了,加速了,于是觉得心里奇怪的刺痒,贪婪地看着路边不断变换的景物,很滋润,很荣耀。
70年代初的农村,只有拖拉机在路上跑,卡车很少,吉普车就更是稀奇了。但拖拉机渐渐多起来,生产在发展,生产队在壮大,拖拉机从手扶式换到了15马力、28马力直到60马力,力量和载重越来越大。
毕业后进市里了,那是八十年代初期,小轿车只有市里的干部有机会乘坐。一天,在市委工作的准岳父肋骨受伤疼痛难忍,同事看望后主张去医院,并要来了市委的小轿车。黑色的,也不认识什么牌子。我被同意和未婚妻一起护送去医院,于是第一次坐上了小轿车。
那可真是荣耀啊,高兴啊,爽啊。可惜回来的时候我被安排取药,司机急着回去接领导,没有等我,轿车先走了,我只坐了个单程。
我的小儿子一岁多就对车感兴趣,害得我天天在报纸的广告版剪辑汽车图片拿回去给他看。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会说话时,指着街上的车子大喊:“凯迪拉克,凯迪拉克!”
如今社会,和我的童年时代相比,天翻地覆。即使回到乡下,街头巷尾到处是车。货车、轿车摩托车装点着农村异样的繁华。而且,童年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也买了属于自己的私车。这在五年前,对我,对我现代感很强的小儿子,也都是一个梦想啊。
老爸坐着我的车往返于城乡之间,看着路边迅速成型的丹东到通化高速公路,看着鸭绿江边迅速崛起的新城区,激动之情,幸福之情,大概和我当初被爸爸牵着手第一次乘坐大客车的时候差不多。
中国汽车工业道路并不很长,由于起步晚而耽搁了。但中国汽车的成长速度却很惊人。照这样下去几年,中国普通老百姓不仅大多数都能圆了轿车梦,而且会开上电动车,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做梦都梦不到的事情也能发生。
未来,还有更多我们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
今天的儿童少年,到了明天会开什么车,天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