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我国设立“孝道节”
奇怪,时下的很多儿女在把父母拉黑朋友圈后,又在“母亲节”的24小时内,极力大赞“母亲节”,示爱、示情、祝福快乐。这究竟是写给谁看哪?既然把“母亲”屏蔽在朋友圈以外,写出的几句“爱”的文字,妈妈能看的到吗?
我基本不记得哪天的“母亲节”或“父亲节”。其实,为儿女者不必把对母亲的爱在这天用尽,只要知道她们平时喜欢吃哪种苹果,喝哪种牛奶才不会腹泻,并如约而至般的送到她跟前,这便是“母亲节”了。纵然汇集天下最美的词汇写给母亲,不如常常送去一只她们能嚼的动的苹果,这便是报母之爱。而我们在今天写着的美丽文字,看到的人大致都不是我们的母亲。
中国历来是讲孝道国家,自古流传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以及二十四孝图,讲各式各样的家庭的礼仪和孝敬的道理。在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中就说道:“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问起对,视勿移”。孝道是德性,即人的本性中的品德。《诗经·小雅》中,有先秦人士的《蓼莪》 一首。诗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生”、“鞠”、“拊”、“蓄”、“长”、“育”、“顾”、“复”、“腹”九字则细腻又动情地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恩情,孩子对父母的恩情的体味。父母之恩重难报、父母之情深难答。我想天下的父母若有微信,不仅不会将他们的孩子屏蔽于“朋友圈”以外,而会永存于心间。
在当今对利益的狂热期盼和奔跑的时代,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包括“孝道”在内的传统美德正渐渐地被人遗忘和遭蹂躏、践踏,一些人的道德底线丧失殆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子女遗弃父母、不孝敬父母甚至殴打父母的现象屡屡发生。而将父母屏蔽于“朋友圈”之行也算是“善举”了。人际关系的赤裸裸和金钱利益。什么亲情、友情、感情,都已打上了金钱的烙印。可见,为“孝”立法,是挽救社会道德的一种需要,也在此呼吁:在我国设立“孝道节”。
正是:慈颜咽苦默半生,含辛吐甘润儿程。半池寒水浣洁布,谁拭老母泪眼蒙。
(本版照片为作者手机拍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