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串豆腐”的“资深”称谓
今天说这话题后点得罪人。
现在是“资深”二字夺目的时代,各类“资深”不绝于媒体、学堂、单位或机构,就是名片上这“资深”也是畅印的。一个“资深”与人、与己都十分的受用。说到资深却让我想起了一句“老北京”的话,叫“线串豆腐提不起来”,看似风、马、牛,仔细想来还真是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我看来,一但受用了“资深”,便真是“线串豆腐提不起来”的人物了。
在中国(未考证世界)的官场上,一向有有官称不叫名的习惯。一个人在台上为了官便某长、某总的不绝于耳。下了台自然不能叫官称,就弄个对谁都体面的“资深”叫叫。不信您就观察观察,除了学者称呼“资深”没什么说的外,其他的各类“资深”恐怕都是照顾情绪的,自己照顾自己、单位照顾自己云云。
想想从古而今,对资的解释很多,其含义也很广。如做财物,钱财说,又当帮助说,还当智慧讲,总之,资的前后面加个什么字都是个好词,如天资、资财、资助等。一个资字就很了得了,再和“深”字一配,做资深言,其说也广,其道也泛。当然是指资历深、道行深、学识深、经验深,再加上眼镜度数深,那不“资深”才怪。要按正说,资深当属资历深厚,水平相当。从事某一个专业时间较长,而且水准也较高者。
其实,这资深那资深,笔者曾见过原来门口蹲板凳给写写扇面的后来在名片上居然也印上了“资深”二字。网罗一下叫资深的有“资深制片人”、“资深律师”、“资深培训师”、“资深医生”、“资深管理人”、“资深修车人”,还有许多的“资深”不一一例举。明明就是个没当几年的工程师,仗着年龄大,便称个“资深”,这资深倒是名副其实
– 年龄资深。是啊,要按这么论,谁说走街串巷儿、做小买卖的就不能有个“资深”的称呼。比如“资深个体户”
– 做买卖时间长,赚钱有经验个体户主;再如:资深司机 –
开车时间长,有驾驶经验的开头儿。前两天上网看到居然出现了“资深民工”。
上面说了一大堆“资深”,又让我想起来另一个“大师”的称呼,也是泛滥成灾的。什么开锁大师、艺术大师、国学大师,侯宝林、马三立等相声大师过世后,居然还有相声大师出现。
“资深”也好、“大师”也好,果真是名副其实倒也罢,但众多的资深恐怕是面子问题。人到了线串豆腐提不起来的时候,就弄个“资深”吧!
“资深”、“大师”、“泰斗”等等言过其实的称谓该到处理和贱卖的时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