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短篇小说)/南焱
(2021-06-18 10:48:36)一对生活在京城的年轻夫妻,他们收入不高,房子不大,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女儿,身在农村的爷爷奶奶早就盼望着还能有一个孙子。恰逢妻子意外怀孕,生,经济上压力山大;不生,内心也有一千个不甘。小两口左思右想,百般纠结,他们到底是生还是不生呢?
二胎
南焱
一
有时候,一个突然而至的小消息,会扰乱一个人的整个宇宙。
下午四点,按照报社的规定,他正在参加每日例行的编前会,突然收到了一条微信。瞅了一眼,妻子发来的。这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妻子在微信中说,她好久没来例假了,是不是意外怀上了?这个消息如同一记无声的炸雷,把他脑袋震得嗡嗡直响。
编前会上,总编辑说什么话,他也无心再听,当被问到当日新闻稿情况时,他也只是含糊其词,敷衍了两句。好在会议很短,十几分钟就结束了。他立即站起来,匆匆下楼回到自己的工位上,给妻子回复了微信,问到底咋回事。他仔细回忆了一下,一个多月前的晚上,两口子来了激情,家里的避孕套正好用完了,而妻子觉得正处于安全期,应该没什么问题。孰料就这么一次大意,偏偏中彩了。
当日记者的新闻稿陆续传来,他勉力克服混乱的思绪,逐一审改每篇稿件,心想,也许就是一场虚惊呢?晚上回去再弄清楚不迟。在食堂里吃晚饭,胡乱扒了几口。值班到晚上八点半,总算把新闻稿都看完了,不出错就行,顾不上修改得那么讲究了。他拎起包往家奔,进门已经九点,七岁女儿已经睡觉,妻子正在等他,一脸忐忑。
怎么回事?不是安全期吗?他问道。妻子有些委屈地回答,我也不清楚,还不能确定。他说,我去药店买测试剂。随即,他匆匆跑了出去,来到家附近的一家药店,问有没有验孕棒。店员是一个谢顶的老男人,介绍说进口的、国产的都有。他选了一包进口的,付了钱就往家赶。这东西很灵敏,只要测试尿液就能显示是否怀孕。当妻子从卫生间里出来,脸色凝重,把验孕棒递过来一看,明确显示已经怀上了。
两人顿时心乱如麻。他低声嚷道,怎么办呢?过了一会儿,妻子语气确凿地说,肯定不能要,生下来怎么养?他也同意妻子的想法,但忽然想起,母亲已经从农村老家来北京了,明天上午,就要来他家了,起码要住上半年。
老太太催两口子生二胎,已经有两三年了。他们之前总是借口推托,这下可怎么办?妻子说,只能瞒住老太太,一切照常行事。他说,只好如此了,就怕瞒不住。两口子躺下,熄灯后都睡不着,又聊了好长时间,打算过两天去医院检查后再作决定。妻子说着说着就流泪了,他只好尽力安抚她的情绪。
次日早上,妻子照常送女儿上学,然后去上班了。他不用坐班,上午就在家等候母亲到来,心里却还是一片烦乱。要说两口子完全没有生二胎的想法,肯定也不是。只是眼下的条件,让他们一想到生二胎就发怵。
光说这房子问题吧,就是一个老大难。2009年底,他们谈恋爱准备结婚,想买一套房子,但把兜底翻过来,也只凑了三十几万。双方父母都指不上,妻子的父母早早下岗退休,每月工资加起来也就三千块。他的父母在农村,身体也不好,更是指望不上。两人在京城看房,从东看到西,从南看到北,看来看去,最后在五环外买了一套一室一厅的商住房,才五十多平米。
他思忖,先买一个小房子住着,总比租房强吧,等过几年,攒些钱再换房也来得及。谁知形势变化太快,他的计划赶不上变化。等到2012年交房时,他才发现,原来自己被售楼员忽悠了,商住房是办公楼属性,根本落不了户。不过,他已经让女儿跟着自己落在单位集体户口,觉得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两口子又实地走访了周围的小区,发现房价已经暴涨,想马上换一套大一点的住宅,已经不现实了。反正买不起学区房,就这么先过着吧,房价已经这么高,总不会再涨得多离谱吧。
五十多平米的房子,一家三口住一间,双方老人轮流来北京帮着看孩子,就只能住在客厅里了。挤是挤一点,但小日子还过得去,他一时也没想再换房。谁知道,接下来的三四年,北京房价发疯似的涨,越涨越厉害。手里捏着的那点存款,远远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让他对换房都深感绝望了。由于自己买的是商住房,前年恰恰政府出台了限购政策,商住房价格暴跌了一半,更是让他卖小房再换大房的希望,彻底泡了汤。
去年九月份,女儿上小学,靠集体户口派学位,派在他单位附近的东城区一所小学。他有些庆幸,买不起高价学区房,总算孩子还上了不差的学校。五环外的房子不能住了,得在二环边上租房,方便送孩子上学。两口子租了一套老房子,还是五十多平米,搬了过来。二环里租房也贵,稍大一点的两居室,每月租金九千块左右,他们难以承受。
这么逼仄的房子,生二胎往哪里搁?再说生了二胎,妻子就得在家照顾两个孩子,没法再工作了。每个月就他那一点工资,要养活一家四口人,另外还要赡养老人,掰成两半花都不够,想想都有点可怕。这两年来,他有生二胎的心,却没生二胎的胆。
可是,父母的想法不一样。他还有个大哥,大哥一家也住在北京,已经生了两个女儿。父母觉得有了三个孙女,还得有一个孙子,这样才完美,压力也就全部传导到他身上了。当初他刚生女儿时,母亲还让他用电脑做了一张假照片,照片上显示有两个婴儿。母亲拿着这张假照片回老家,跟村邻们说,儿子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这样她觉得才有面子。
但亲戚还是知道其中底细。近几年,每次回老家过春节,亲戚们也是不断地劝他生二胎,别让老人太失望,但他总是不置可否。母亲屡屡劝说无效,也降低了要求,对儿媳说生二胎就好,男孩女孩都可以。去年下半年,父亲突然病逝。冬至节给父亲立碑,碑上的孙辈一栏,母亲要求刻上了四个人的名字。这给他的压力就更大了,不生二胎,显然不孝,也对不起父亲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