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出版翻译语言学 |
致力为中国书业建立一个多元的公共平台
主 讲 人:陈万雄
主 评 人:沈昌文、杨德炎、柳凤运
主 持 人:程三国
地
时
主办单位:
中国发协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会
北京新六感出版创意与国民阅读促进中心
出于对陈原先生的仰慕之心,出于自己与商务的联系和对学术名著的热爱,出于本人对沈昌文先生的敬重,出于我对程三国先生的佩服,本人今天特意抽空参加了论坛。现摘录重要内容,与大家共享。
陈原:
- 工科出生:甚至能自己画搬家的精确示意图。
- “作为出版家和作为编辑,一定要做书迷。”
- “与其浪迹天涯,不如作张元济后人。”
- “回忆是痛苦的,但同时也可以说是甜蜜的,难道不是这样么?”
陈万雄:
- 陈原是近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原型;
- 他是国际主义者;
- 他是爱国主义者;
- 近代知识分子既是爱国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
- 他是百科全书;
- 他具有启蒙者的特性,不是为了学问而学问,他研究的东西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启蒙和救亡,这是近百年中国的两大主流思想;
- 他是执着的理想主义者,是追求理想的一生;
- 他具有革命者和启蒙者的双重角色;
- 陈原这本新书仍然值得一读;
- “颜回不改其乐,保持理想的追求;如果重新选择,会做同样的选择”;
- 革命知识分子的理想尚未完成:学术上中外融通;民族文化的现代化;社会文明的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
- 他具有极高的语言天赋,出口成章,不加思索。
沈昌文:
- 1954-1957年是中国出版史上很少有人问津,但却是很重要的一个篇章,特别是陈原的工作;
- 商务印书馆的词典和学术名著,都是在陈原的领导下开始的;
- 他是出版家、学者、管理者的三位一体;
- 一个学者有有管理能力的十分少见。
杨德炎:
- 他亲自过问出版社的业务和管理,是真正的总经理和总编辑(牛津大学出版社的评语)。
柳凤运:
- 他是执着的理想主义者,但不固执,不浅薄;
- 他有战略眼光,但也很重视战术细节;
- 在文革期间,他没有浪费一天时间,也没有说过一句违心的话;
- 他在晚年的病床上,还用德语引用了维特根斯坦的话来告戒我:“凡不可说的,我们应当保持沉默。”
前一篇:国际图联编目组的最新情况
后一篇:第73届国际图联大会统计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