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学生成绩下掉怎么办

(2009-02-24 07:24:38)
标签:

高考

知识点

课本

高三

教育

分类: 高考指导

杨老师:

您好!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我就是**学校高三应届生。高三开始以来,名次不断的往下掉,我都有些承受不住了。高二结束时我还是年级的80名,可高三上来的两次考试每次退30,这回已经140多了,再这么下去我估计我就完蛋了!我并不是没有努力,我也在学,可是考试时偏偏是会做的题也做不对,不会做的也还是不会,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没有什么办法呀?还有,老师我还有没有希望上重点?大概到什么时候基本上就定型了呢?拜托老师帮帮忙,我实在是没辙了,谢谢!

这位同学:

您好!关于你的问题,首先你要明白高三考试的目的——查缺补漏,发现自己的不足(看看在哪些方面还不够扎实,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做题是否符合规范等等),然后找出进一步提高的措施,切实做到查缺补漏,以达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高效率学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在高三的考试中你的问题暴露得越多,那么你查缺补漏的效果就越扎实,那么就意味着你在高考中遇到问题的机率相对越来越少。如果高考中遇到问题的机率相对越来越少,那么你高考成功的机率就会相对变大。所以我们对“名次不断的往下掉”既无必要担心,也无必要苦恼,关键之关键是发现自己的缺陷和薄弱之处,并及时而有针对性地补漏修缺,这样就可以达到稳扎稳打,提高成绩的目的。

其次,你说“我并不是没有努力,我也在学,可是考试时偏偏是会做的题也做不对,不会做的也还是不会”,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自己所存在的问题的关键点在什么地方,当我们找着了自己问题的关键点,那么我们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第三,作为高三的学生,目前的行动首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教学计划走。因为老师的教学计划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紧跟老师的教学计划就能基本上掌握高考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无论是看书、做题乃至背诵,第一重要的就是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在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的前提之下,切实总结自己——比如,每门课的学习情况怎么样,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适合自己水平和进度的复习计划,比如要读完那些学科的多少页课本,以及做完这些页面之中的几个练习,并安排一个顺序,什么时候干什么,做到每页书都要认认真真的读,每道题都要认认真真的做等等。同时学会及时把所复习的知识归类和归纳分析,进而把归类和归纳分析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系统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学以致用,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这样应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当然解题的速度也会加快,准确度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当然成绩的提高也就不在话下了。

第四,要积极主动去学习高一、高二、高三的课本,真正在高考到来之前至少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读完三遍所有高考科目的课本。当然你必须遵守:紧跟老师所讲课的步骤,切实学好当前的课程。

第五,你说“我还有没有希望上重点”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能看到多远,就能走到多远”。这就是说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我们不失去信心,只要我们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会有100%成功的机会。有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说:信心是成功的钥匙,只要做事有信心,成功就会等待你。遇到事情首先想到我可以,这件事情就会成功一半,有的人,还没等做事首先就确定自己不行,有这种心理的人,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也不会做成。有许多人之所以在困难面前败下阵来,仔细分析原因,并不是他不具备战胜困难的能力,而是他不具备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由此可见,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根据你目前的情况,只要你按前面我所提的三点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执行,那么你就会获得相应的成绩回报。

第六,你问“大概到什么时候基本上就定型了呢?”我的回答是:只要我们还没有走出考场,我们就有成功的希望。

最后,附上怎样看书学习供你参考:

①读课本应该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特别要集中力量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人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同时要找出知识疑难点。

②读课本,画出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疑难点在课本里,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在研究解决各个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且一些典型的、常用的方法还会在书中多次反复出现,阅读课本时应该多留心、多揣摩,逐步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会。

③每一门学科的知识点都是有特点的,看书时全明白,合上书后又怎么样?做题时能不能运用?这都需要知识点在脑海中落实到位。每看完课本的一部分,不用课本能不能了解里面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这很重要。基本概念需要正确的理解,要把最细致的地方搞明白,虽然数学、地理、历史、政治都很重视整体的知识架构,但最基础的还是一个个知识点,只有把一个个知识点扎实掌握了,那么你也就会“一看见题目就知道怎么做”了。

④要做到以书为主,以题为辅。看书时要注意我们在平时的联系和考试中,错什么补什么,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知识点,不要排斥滚动式的知识点复习,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要反复看,这样逐渐就能演变成板块式的知识点,形成整体知识网络。

⑤掌握知识点不是单纯指看书背下来,而是掌握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的联系和应用。看书时能懂,合上书就忘记是不行的,将课本中内容在脑海里反映出来才可以。

⑥分析比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用弄得太复杂,比较的方法很多,比如图形法、列表法、图标结合法等。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和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做这项复习时靠的是归纳课本总结方法,而不是靠大量做题。

⑦读书的时候多总结,然后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把问题都写下来,然后再逐一解决问题,同时做到一边看一边自己列提纲,把每章每节的主要内容都写下来,这样有助于理清脉络,顺畅思路。只要你把课本上所有的知识点梳理、理解和消化了,那么你的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⑧在日常的学习之中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关键点(比如词语、概念、定义、基本语法、逻辑、章法、定理、公式以及具体的运用和计算)尽可能烂熟于心,同时在学习、听讲、笔记时善于抓住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并把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加深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在用好、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题目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做完题之后要思考总结解答这类题目的技巧,从而使自己有效掌握知识以及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看法,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

杨老师:

您好!谢谢您,看完之后确实是获益匪浅。但我还是有些疑惑,就是对于单个学科的学习方法还不很清楚,物理,化学都还好,主要还是数学,生物问题大一些,这两门到底该用怎样的方法呢?还请老师赐教啊,谢谢!

这位同学:

您好!关于你数学学习的问题,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作主张盲目选择复习资料而忽视对课本上最基本的知识的梳理。在梳理课本上最基本的知识的时候要求精、求细,力求消灭那种好像会了,大概会了的情况发生。

第二、受媒体和他人的误导而脱离老师教学的内容。高三的老师一般都是对高考研究比较精通的,课上所讲解的内容往往会出现在高考中,所以紧跟老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只重视眼前而不回顾往昔。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会考虑眼前的知识掌握与否,而对以前的所做错题的缺乏回顾,这对于高三来讲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既要做到重视眼前的知识的掌握与否,也不可忽视对往昔错题的回顾。我们要在这段时间把原来做过的试题都找出来,特别是老师平时强调的重点题,看看以前做错的试题,弄清楚自己当时是怎么错的,为什么会错,怎么丢的分,把不该丢的分找回来。

第四、长篇大牍的意味做题而缺乏有针对性分门别类地去查漏补缺。这样往往会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易发现问题,当让也就无法做到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第五、人云亦云,随风摆动。这样做一方面看不到自己的真实水平,很难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也很难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最终使自己在考场上难题没有做出,该到手的分数也丢失了。

第六、学习无计划,每天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碰乱撞。这样做的结果是自以为是、做不到精和细,难以把原来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掉。所以从现在开始制定严格的复习计划,每天复习什么要心中有数,同时以实际行动切实落实自己所做的计划。

关于生物的学习的具体方法以及注意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知道,生物填空题多且以考查概念为主,所以我们首要做的是仔细看书,吃透其中的内容,同时对必要的概念进行理解、背记与区分。

其次,注意图表重视细节。生物学科中的图表相对来说得比较多的,同时图表也会给我们比较直观的印象而使记忆更深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把其结构与功能及联系串连起来,这样就把零散、繁杂的知识点归结到一个或数个系统之内,并将其细节用记忆树的形式填充,使之变得更容易理解和把握。

再次,归类知识整合内容。高中的生物知识不外乎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部分,如果我们把它们分别归类也就不外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简单的生物化学知识等,如果我们用记忆树的形式将它们串联起来,那么我们就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而打通知识点,如果我们再把数理化中的相关知识融合进来,那么就更容易理解与记忆生物过程和概念,当然也就会更容易地找出知识上的漏洞。

最后,生物和其他理科一样是需要练习的,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那么就考不出好成绩,由于你们的老师的经验比我们丰富,所以要认真完成其所留的作业,同时一定要做到保质保量。另外生物学有自己的惯用语言,最好在答题的时候要用课文之中的原文,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答题规范,也只有答题规范,才能减少考试中非知识因素失分。

总之,各科的学习不在巧而在勤,生物学科也是这样。这就是说只要你以“起五更,睡半夜”的上进精神去求知、做事,同时也把“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功夫下到了,那么等待你的就一定是优异的成绩,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