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仍处震荡纠结状态
(2025-09-27 08:39:40)
标签:
公众号huangyq8128 |
分类: 证券市场 |
A股仍处震荡纠结状态
一、盘面困局:3800点拉锯战中的风险信号
周五A股延续震荡下行态势,三大股指集体收绿:沪指跌0.65%报收小阴,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跌幅扩大至中阴级别,盘面呈现明显的权重弱、成长承压格局。成交量的快速萎缩更显市场底气不足 ——两市成交额降至2.1万亿元,较前一日骤减2242亿元,量能回落幅度达9.7%。
个股分化尤为剧烈:仅1805只个股上涨,3413只个股下跌,涨跌比接近1:2,其中32只个股跌幅超10%,创近半月新高。这一数据背后,是资金避险情绪的集中释放 —— 临近国庆长假,杠杆资金加速撤离,两融余额虽维持2.42万亿元高位,但短期净流出态势明显。值得警惕的是,沪指在3800点一线已震荡月余,此次跌破30日均线关键支撑,正触发更多止损盘涌出,形成 “破位 - 抛盘” 的负反馈循环。
二、外部扰动:关税与加息预期的双重冲击
A股的纠结走势,与全球政经格局的复杂性深度绑定。地缘层面,俄乌冲突扩围迹象持续发酵,能源价格波动传导至产业链上下游,给化工、制造等周期板块带来不确定性。贸易领域的压力更趋显性:美国拟于10月1日起对进口建材、家具等品类加征最高100% 关税,重型卡车关税亦提升25%,这一政策不仅将推高美国本土通胀(鲍威尔已坦言关税是商品涨价主因),更直接冲击我国出口导向型企业。
美联储的政策信号则成为市场情绪的 “催化剂”。鲍威尔“股票价格相当高”的论断虽直指美股,但三大估值指标早已预警风险:标普500席勒市盈率达38-40倍,是历史中位数的2.3倍;巴菲特指标突破250%,远超100%的长期均值。美股连跌两日的示范效应迅速传导至A股,叠加人民币汇率波动压制外资流入,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谨慎情绪。
三、政策托底:长效布局与短期失灵的博弈
面对内外压力,国内政策密集出台形成稳增长合力:从石化化工、建材行业的专项稳增长方案,到数字经济创新企业培育、服务出口促进等产业政策,覆盖传统支柱与新兴动能两大领域。这些举措的深层逻辑在于经济结构转型 —— 地产投资占GDP比重已回落至5.4% 的阶段性底部,房企债偿还压力逐年递减,传统经济拖累减弱,而AI机器人等新赛道资本开支正加速上升。
但政策效能的释放存在时滞,短期内难以扭转市场预期。机构普遍认为,当前政策更侧重中长期经济质量提升,对A股短线的刺激作用有限。这种“远水难解近渴”的现状,使得投资者更倾向于“持币过节”,等待节后政策细则落地与外部环境明朗,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观望情绪。
四、破局关键: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尽管市场陷入纠结,但结构性机会已开始显现。从机构展望来看,2025年A股震荡上行的大格局未改,当前调整或为牛市周期中的布局窗口。投资者可聚焦两大主线:一是政策确定性强的领域,如数字消费、服务出口等直接受益于政策红利的板块;二是估值回归合理区间的科技成长赛道,半导体、AI硬件等板块在回调后已具备一定安全边际。
对于短期风险,需重点关注3800点的支撑能否守住,若该点位失守,或下探3700点整数关口。而中长期来看,随着经济转型深化与政策效果逐步显现,A股盈利增速有望迎来边际改善,为市场突破震荡格局提供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