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潇竹《带孩子就像放风筝》随想

标签:
作家潇竹带孩子就像放风筝平等权利大众答案家长学校教育 |
分类: 带孩子就像放风筝 |
读 潇竹《带孩子就像放风筝》随想
胡蓉
星期六下午,迎着蒙蒙春雨,带儿子参加了潇竹夫妇《带孩子就像放风筝》的新书发布会。
因为对潇竹夫妇的敬慕与感激,回家的路上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本书,书中内容又把我带回了几年前……。书中一个个真实的事例,就好像发生在我和我儿子的昨天,太真实了,这是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地方;对照潇竹老师的处理方式,我又急于想知道所有的答案。于是坐在回家的楼吧上一路看过来,不知不觉已到终点了。
在此,我急于想表达两个意思。
一、育儿经验:向孩子要平等权利。
当我看到向孩子要平等权利这一节时,我真真被潇竹老师的智慧与清醒打动了。我的儿子今年8月就满12岁了,我和儿子之间也曾发生过潇竹老师和他儿子之间类似事情:当儿子要我满足他的要求(陪他玩溜冰、陪他下棋等),而我又特别累的时候,我要么强忍自己的需要,勉强陪他玩,这种情况下,我只是敷衍了事,没有热情投入,儿子却是兴致勃勃,结果是当儿子发现我的敷衍后,很生气,不欢而散;要么非常粗暴地严厉拒绝,弄得儿子灰头土面的,很伤心。但是潇竹老师却采取了非常智慧的方法,向儿子争取了自己的休息权利,同时让儿子也明白了不光自己有权利要求,同时也要顾及别人的权利要求,结果是皆大欢喜。
利用周末,认真读完这本书,觉得 和潇竹老师作为妈妈的角色相比,我真的差太远了。不是我不够潇竹老师那般爱儿子,而是我不懂得怎么样的爱才是儿子能接受的爱,才是对儿子有益的爱。这本书儿子也看了一些了,我不敢奢望他会原谅我过去对他的简单粗暴(虽然那也是我认为的爱),他也许会灰溜溜地说:洋洋真幸福,有个好妈妈。
二、其实这本书所讲的经验,运用到家庭成员关系处理中,也非常适用。
在一个家庭中,人们开玩笑经常会说老公是老婆的另一个儿子,老婆是老公的另一个女儿。其实有时候真的是这样。看看潇竹夫妇所表现在大众面前的种种言行:老公对老婆的鼓励与赞美,就是书中所阐述的父母对待小孩的正确的言行;老婆对老公的尊重与感恩,就是书中所描绘的一个小孩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做到把自己的老公当儿子、老婆当女儿,发自内心的疼爱对方,尊重对方,平等相处,我想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为的痛苦。当然,这个做起来很难很难,但是如果我们经常和有德人在一起,和有智慧的人在一起,和有益的书在一起,我们会越来越好的!
我以前不敢对大众表达情感,不想出风头,但是经过上次5天的家长学校的培训,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我觉得把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表达给大家,一是对为我们付出的劳动者的一个答案,以示尊重。因为我的老公和儿子经常对我的话漫不经心、甚至不理不睬,我很难过。(我曾问过我老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他说是没有想好或不知怎么回答或回答了怕我对答案不满意。但是我说你这样的态度我的理解是不尊重我,我希望你有所回应,哪怕你直接跟我说不知怎么回答也行,至少我收到了一个答案。)二是希望与大家共同讨论,也许你们会有更好的观点,我也可以从中受益。这是我现在想表达的目的,希望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