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的理念深入人心。
现在为人母把乳头塞进孩子嘴里之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把宝贝培养成聪明的人。但是大多数母亲都是这么想的:我可以买什么书什么玩具选什么早教班……才能令他变得更聪明?
那天有位网友妈妈问,五个月的孩子看什么书。我给问呆了。五个月的孩子视力还发育不完善,他自己是不会看书的,大约只会撕书——当然撕书也是锻炼孩子手感的一种方式,但是用这种办法去培养手感估计有些浪费。我个人感觉一岁以内的孩子最主要是养好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养好了长大想干啥就能干啥。
说明白点儿,就是一岁以内的孩子不必预备书目录。
这种提法可能不少妈妈反对,这违反了早教的理念,认为少看一天书就浪费了一天的时间。有这种紧张感是好的,但是不要太过,造成精神压力。
针对一岁孩子的生理特征,我极力鼓励妈妈们跟孩子建立起牢固的亲子关系,舒适、安全的环境对孩子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胎儿在妈妈肚里的时候尚且可以感应到母体的情绪变化,何况一个活蹦乱跳的娃娃,有研究说明,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出现问题,孩子就会有心理障碍,出现一些失常的举动。例如贪吃零食、哭闹、暴力倾向等等。
一岁以内的孩子跟母亲的时间最长,所以这份安全感也绝大部分由母亲赐给。母亲的笑容、语言对孩子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个时候,身为妈妈在固定这份亲子关系与安全感的同时,有太多的时间去“早教”。
比如跟孩子重复地说话,唱歌,甚至没有意义的语音助词,都可以。到早教意识的妈妈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可以有选择地说一些知识,比如指着小图画重复:“这是轮船。这是香蕉。”让语言跟图画联系起来。所以如果要准备什么,我的建议是妈妈们可以买一些小海报,闲时让孩子看看蔬菜水果、动物。
我有一个小故事。
我农村亲戚家的小孩子很聪明,他由不识字的奶奶带大,每当喂他吃饭的时候需要哄,奶奶就带他去翻日历,一日三餐,吃饭就翻日历,久而久之他对数字十分敏感。翻到二月份的时候小孩子问奶奶,这个月怎么没有31号呢?长到三岁,小孩可以轻松地算出100以来的加减算术。而我的小泥五岁多,目前仅能算出20以内的加减法。
当然,这户人家的教材只是一本日历。
所以,一岁内的孩子不必用教材,因为满地皆为好教材。关键就看你怎么教了,亲爱的。
关注更多:
我所知道的免费物品领取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