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汶川之后我们该怎样提高抗震标准

(2008-05-28 07:08:18)
标签:

建筑

房产

砖堆

大地震

地质构造

汶川

建筑质量

地震设防

抗震标准

分类: 地产风云

                    汶川之后我们该怎样提高抗震标准

                 ( 汶川地震后要重新审视地震设防理论 )


      这次大地震确实是场大灾难,整个城市被夷为平地。在“爱的奉献”募捐晚会上,北川中学幸存学生含泪的回忆更是撕裂了人们的心。她说:地震后我们往外跑,不知跑了多远,我们才敢往回看,你知道我们看到了什么吗?我看到了我们五层的大楼竟然成了2米高的碎砖堆。孩子无法再详细描述当时的悲惨景象,人们也实在无法抑制自己的悲情继续往下听。


      2米高的碎砖堆,其实孩子不说,我们也能从电视画面上看的到,但是孩子亲临其境,从乱砖堆里逃出命来的感受却是别人无法想象的。


      8级的大地震是我们所经历过的最大震级的地震了,温总理说,其破坏程度比唐山地震还要严重好几倍。我们也实在不好想象到底有多严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还没有看到破坏现场的全貌,也没有看到解放军抢险救灾的全部惨烈现场。


      不是说中国的新闻还不够透明,也不是说政府还要故意隐瞒什么。只是说,问题的严重性实在是太大了,中央电视台男主播在泪洒演播台之后,承认自己看到的场面更多些,一些场面实在是不敢直播出来,担心观众难以承受。电视台主播应当是最能控制感情表露的,尚且在镜头前满含泪珠,普通民众当如何?


      北川中学在地震中荡然无存,很多人都在质问为什么新建的教学大楼竟然如此脆弱?建设部长已经表示将严查被损毁房屋的建筑质量问题,但是查起来谈何容易?整个城市都没有了,相关的责任人、责任单位可能都随着地震一块消失了。随着救灾工作的全面铺开,之后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拼命努力,其实问题是明摆着的,即使不查,问题也早就大白于天下。

       

      即使查出个寅三卯四来,也会有人以各种理由进行推卸,这么大的地震就可能是他们推卸的理由。虽然灾难发生在汶川、北川,但是建筑质量的问题是全国性的,同样的地震发生在任何地方,其损失和破坏也不会小得了多少。

 

     处理几个包工头和建筑公司的质检员能有用吗?再往上查难道就没有责任了吗?中国的建筑市场之混乱是有目共睹的。即使查处几个小头目,谁能保证风头过后不再被提拔重用?上个月就有山西矿难的下台干部复职的情况。当然我们也不能失去信心,确实该有高层领导应该因此引咎辞职,以谢罪天下。

 

     要真正完成这次地震的教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个汶川,我们不能让类似的灾难重演,虽然说追查起来也不能再挽救回近九万同胞的生命,但对遇难的同胞应该有个交代。


    作为建筑主管机关和每一个从事于建筑行业的人来说,我们不能不认真地思考,我们不能不扪着自己的良心问自己,我们是不是一丝不苟地在工作?我们建设的是救命房还是要命的房子?


      在地震灾区一片片废墟之中,人们终于发现也在震中地区的“刘汉希望小学”却奇迹般地幸存下来,该校300多名师生无一在地震中遇难,实在是奇迹!该小学如何能经受大难而不倒?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人家那些建筑者是在干良心工程,人家只是在施工中严格地把好了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关。


      同是地震灾区的教学楼,一边成了2米高的碎砖堆,害死了上千名的少年的生命;一边是昂然屹立着的希望小学,保护了300多名小孩子的生命。作为从事建筑的人们,不能不思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由于当地被划在7度地震设防标准区域,因此这次面临8级11度的地震灾害,似乎房子被夷为平地也就成了难免的事情了。制定地震设防标准的主要依据是地质构造条件特点,或者说是地质断层的情况,有关部门根据地质构造的断裂情况把各个地方按照地震易发的可能性大小,划分了若干个地震标准。


      从汶川地震来看,正像地震很难预报一样,现在划分的地震标准也不具有几分的可靠性。现在汶川地震后人们也没有时间追问,汶川为什么不能提高几度设防标准?那样是不是损失就小一些了?我们能做的往往也是事后提高标准、采取措施。


      划分地震设防标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因素,因为提高抗震标准就意味着要使用更多的建筑材料,也就是说要耗费更多的资金,建筑成本会更高。所以在人们不可能准确掌握地下构造的情况下,也是本着经济的原则,才划分了不同的抗震标准。而现实往往又是大自然违背人们的愿望而对人类采取行动。


      现在看来,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8万多条人命是多少钱财也无法换回来的。因此我们不能再按照老的设防标准搞建设了。


      从实际经验来看,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一个设防标准也难以抵抗所有地震造成的灾害。


      从前几年丽江地震看,很多上百年的房子还是保留下来了,而当时建造这些房子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抗震标准问题,而现在有标准的抗震房屋却也不能避免在地震中倒塌。因此今后我们是不是该在抗震理论上进行一下重新思考?

 

      比如:
      一、不要从经济角度考虑地震设防的限制,一是生命本无价,二是科学性不足,三是房价已经与成本关系不大,抗震标准基本上不构成房价的因素。


      二、把建筑质量放到建设领域的一切之中的重中之重,探讨一种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现在实行的政府事后备案监督、监理公司全程有偿服务的形式还是存在很多弊端,不要说地震发生后的灾害,即便是施工过程中,也经常传来房屋倒塌的事情。


      三、不能再强调进度和速度了,几个月之内是不可能建设百年建筑的。最近四川省的领导又夸下海口要三年建成新城。一个城市的建设需要多少程序?不能再干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了。


      四、新农村建设不能只做表面文章了,农村的建筑也要考虑抗震问题了,以前报道过很多5级地震就能把房子震倒,就有死人的事发生。


      五、建筑物的抗震技术要有所突破,不能总是在钢筋用量上下工夫,由于钢筋混凝土有个最优含钢量问题,同时施工中也有个可操作性问题。而现在的图纸很多时候是考虑强度太多,考虑施工太少,结果可能事与愿违。


      六、抗震技术主要还应当在构造措施上有所创新,比如采取多种方式的柔性吸能结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是不是可以在加强整体性的同时,作些结构分区。

 

      不管怎么说,抗震技术是到了创新突破的时候,未来建筑应当采用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同时还应当对现有建筑来一次全国性的抗震性能大普查,问题和危险肯定不小,好在我们还有时间和机会来逐一解决,相信在下次大地来临之前,我们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只要我们做好了准备,我们就不再担心地震是不是回来,或者什么时候来,或者来多大的地震,那时侯能不能预报甚至都不再重要。

                      相关博文:

                            2008.5.27 受灾房屋贷款余额可一笔勾销 

                            2008.5.23 王石道歉后地产界应反思点为什么?

                            2008.5.21 面对捐款门事件开发商该何去何从

                            2008.5.19 向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致哀

                            2008.5.18 万科200万捐款代表一种地产心态

                            2008.5.17 绵阳市民灾难中强忍眼泪互帮互助场面感人

                            2008.5.17 房强险比交强险更无耻

                            2008.5.17  时刻听从组织召唤,快点救人十万火急!

                            2008.5.13  地震后,建设领域该做怎样的反思?

                            2008.5.132 路断、电断、通讯断,汶川县里终于有了消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