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是房价邪涨的祸根
说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垄断的市场,很多人可能不同意,有人会说全国有一万多家房地产公司,北京就有3000多家公司在折腾,怎么会成为垄断市场呢?再说了,现在的房地产业还没有形成寡头企业,也没有几家公司能够操纵全国的或者全市的房地产市场,怎么能说就被垄断了呢?
确实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状况,市场上的表面现象不能反映房地产行业的本质。如果揭开表象看本质,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今天房地产市场上的种种怪像都是垄断惹的祸。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调控了好几年,但垄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一、虽然有上万家的公司注册,但由于分散的比较广,所以房地产市场上基本上没有形成竞争关系,一些大的房地产公司分别割据在几个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所以每个地区大的龙头企业对当地市场还是有相当的控制性的。
二、由于房地产业具有的投资大、时间长,所以很多注册的房地产公司都处在停业状态,而很多的大公司由于经营的需要,在项目下来后,又成立项目开发公司。因此说,实质上在市场上翻云覆雨的房地产企业是有数的。
三、尽人皆知,房地产领域里的腐败现象是比较严重、比较普遍的,前几天国土资源部又揭露了土地使用中的腐败是当前最大的腐败。垄断为腐败创造了条件,腐败又成了垄断的温床。如果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价格、质量成为了企业生存的基本要素,官商勾结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
四、房地产企业大量圈地的行为,有的已经圈到几千万平方米,既是地产垄断的特征,也为下一步的垄断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各地“地王”频出,是垄断开发商利用价格进一步筛洗行业的手段,土地大量的集中在少数开发商手中,房屋的定价权也就被开发商拿过去了,因为可以自由定价,开发商才敢于高价拿地。
五、地方政府大幅土地出售的政策,让中小开发企业失去了进入竞争的资格,如果土地能够划整为零,让中小企业能够真正自主地进行开发,竞争的局面才能打开,那样的话房价才能够和成本挂起钩来,在成本决定价格的市场,那些开发商在拿地的过程中才会理智些。
六、本来有多种建房形式,但是由于政策的原因,集资建房被限制,小产权房被取缔,合作建房被冷落,老百姓买房只能到开发商那里挨宰一条路可走了。搞房地产开发实际上是风险比较小、技术含量比较低、管理比较容易的行业,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本来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小产权房在夹缝中不就是这么起来的吗?如果价格低廉的集资房建起来了,开发商的高价房还能有市场吗?
小产权房也好,集资房也好,都是人们试图打破地产垄断的一次次尝试,虽然有点鸡蛋碰石头的壮烈,但是他确实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竞争、只有竞争才能把房价降下来,垄断就是当前高房价的祸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