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解停车难题应该从限车下手

(2007-07-05 14:06:39)
标签:

停车难题

城市交通

分类: 社会教育
          破解停车难题应该从限车下手

     前几年经常到北京市建委和规划局办事,深刻地体会到南礼士路附近道路的难行和停车之难,现在机关大院里的高楼又建起来了。相信办事的人员和来办事的人员更多了,这几年的领导肯定又增加不少,职工的收入也大有增长。一句话,开车的肯定是多了,而车位肯定是相对更少了。

     前几天北京电视台就专门就机关门前停车难问题作了一个节目,总结起来到机关办事有两难三乱,路难行、车难停、马路乱、门前乱、周边乱。机关周边马路上天天就相停车场似的,找不到停车位一些人就随意停车,有数据统计,机关和大型公共服务机构周边道路拥堵的原因,有三成是由于车辆乱停乱放造成的。机关没有停车场,周遍小区就成了司机们见缝插针的好地方,由此又与周边居民产生矛盾和纠纷。

     如何破解进出机关的停车难题呢?有人建议让机关的内部停车位部分对外开放,但机关大院的内部公车、私车够用不?开车上班的人们还不是来了就把车停下来就是一天的工夫,即使能让出几个车位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这两天有关医院的停车难问题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部分市政协委员还对同仁医院、宣武医院门前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视察。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3年,全市市属大医院将新增3765个停车位,以解决60%的车位缺口。即便有此计划人们还是对缓解大医院门前拥堵问题表示质疑。
 

  一位政协委员认为“发达国家也不主张看病把车都停进医院,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不能主张在医院多建停车场的做法。钱应该用到需要的地方。”为此委员建议,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乘坐公交车、地铁去医院看病,重症病人可搭乘999或者120去医院救治。此外,医院周边还可设立出租车停车等候区,方便病人打车看病。

 

  马路越修越宽但道路越来越堵,路边的停车线越划越密但停车越来越难,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怪圈呢?有报道说北京的机动车数量已经超过了300万量,并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地增加着,道路和停车位赶不上汽车数量的增加才是造成道路堵塞和停车难的根本原因。城市道路能够随着车辆的增加而无限扩展吗?停车位能够按照车辆的使用要求来准备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由于城市道路的不断拆建、扩展,已经对老城的自然风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同时道路的修建侵占了大量的绿地空间,也使城市气候变暖、变坏。而停车线的施划又使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变的狭窄,骑车走路都变的困难起来,使昔日的蜂拥而来的单车队伍也日渐稀落下来。看来大量汽车的增加不但让开车人反受其害,而且也让无车族的出行环境恶化起来了,其实是整个城市人流态、车流态、自然态的全面恶化。


     北京拥有300万辆机动车,相对其他的国际大都市来说并不算多,但北京因此所带来的危害缺是最大的。原因就是人家的大都市都有一套严格限制车辆自由活动的办法,比如伦敦的进城费办法、东京的公交优先办法等等。同时人家的公车数量可能也只是中国的零头差不多,咱们一个城市的政府机构可能比人家一个国家的都大,公务员数量也比人家多的多,当然头头脑脑也要多的多了,现在的车辆配备又没个标准,是个长的哪个没有辆专车?这是一个怎样的庞大数字呀?


     去年中非论坛期间实行公车限行的办法,北京交通即可畅通起来。看来虽然北京的私车增量远大于公车的发展,但制约北京交通的关键因素还是在公车方面,因为公车浪费不计成本,而私车烧油就是烧车主的血汗钱呀。据了解,从8月7日开始至20日,北京将进行奥运交通预演,届时将限制百万车辆上路,比之中非论坛期间的限制数量还增加了一倍,可以预见那时的北京将是一个一路畅通的城市。


     调查统计显示,中非论坛期间没有单位因为封存公车造成工作延误,反倒让人们的工作更有计划了。私家车主说,政府封存车,我们也可以不开车。看来北京的交通并不是无可救要,也不是非要建多少停车场不可,只要从车辆的管理方面下手,问题反倒容易解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