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行车一条生路吧
历时一年的第三次交通综合调查已于近日完成。调查结果显示,本市市民5年来的出行方式选择已开始逐渐向公交地铁倾斜,自行车出行比例下降明显。与此同时,私人小汽车5年增幅452.7%,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年中可能突破300万辆大关。
据了解,2005年北京市居民除步行外,各种交通方式出行构成中,选择包括地铁和公交车在内的公共交通的人的比例为29.8%,较2000年增长了3.3个百分点。而小汽车出行比例达29.8%,较2000年增长了6.6个百分点。此外,自行车比例下降明显,出行比例为30.3%,较2000年下降了8.2个百分点。而10.1%的人选择了其他方式。
不同的出行方式都有着不同的优缺点,虽然当前增长最快的私人汽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的交通工具,但小汽车的过度使用危害却是最大的:一是污染环境;二是浪费能源;三是成本最高;四是效率最低;五是损害健康。小汽车最大的好处就是舒服,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但遇到堵车时焦急的心理可能也就没有了享受舒服的心情了。
北京改变了公交车的乘车费标准后,人们的交通费用下降了不少,公交的上座率明显增加,但由于公交专用线路还不普及,乘坐公共交通耗时长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性解决,上下班高峰时段出现的人流、车流集中进出站问题还是一个很大的难点。但随着更换更多的高档公交车辆、施划更多的专用车道、建设更多的轨道线路等措施的实施,公交优先于小轿车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相对于小汽车的发展和公共交通的改善来说,自行车渐渐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在居民区里举目望去全是黑压压的一片汽车,还有几个小区想到为居民建个自行车棚?自行车被盗严重,谁家没有丢过几辆自行车?报案后有过破案的记录吗?马路越修越宽,但自行车道却是越来越窄。
记得在没有修高速公路的时候,每条进城的公路边都有一条遮荫避日的自行车道,现如今的慢车道都被汽车给侵占了,还有谁敢跟那铁老虎挣道呢?偶尔在郊外还能看到几辆东躲西让、甚至在人行道上慢行的自行车也就很难得了。
号称自行车王国的北京城哪里还能看到满城尽是自行车的景象,人们看到的正是自行车道正在向停车场转化,高架桥越来越多但也越来越没有人性化,为汽车进出主路方便的出入口越建越多,相应的结果是自行车越来越被挤的没处上路了,本来是自行车道的广安门辅路如今只在逆行的内侧划出了一米宽的黄线,迎面而来的汽车时不时还有越线超车的行为,这不是让人们骑车拼命吗?西四地区甚至有自行车禁行的路段,为了汽车的方便不惜让骑车人绕几公里的路。
为了城市的环境、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社会的资源,理应继续鼓励人们骑自行车出行,与汽车不在是富贵的标志一样,自行车也不再是贫贱的象征,布什总统到中国访问都不忘以骑自行车的方式向中国人民致意,很多的有志之士骑车进藏,甚至周游全国、全世界为2008的奥运呐喊助威。
让自行车大行其道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把自行车的地位抬高那么一点,在实施公交优先的同时,给自行车也划出那么几条小路、那么几条胡同成为专用车道如何?在修建高速路、立交桥的时候能不能把原来的自行车道给保留下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