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打工子弟学校 |
分类: 社会教育 |
打工子弟学校不能一关了之
打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一直是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的心头之痛,由于留守子女的教育缺陷越来越明显,很多家长都把孩子带在了身边,但孩子该到哪里就学一直没有一个顺畅的通道.前几年,北京当地的新生人数都在十几万人上下浮动,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就没有办法顾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士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创办了"打工子弟学校",初步解决了部分孩子的读书问题,虽然这些学校距离当地政府的办学标准相差甚远,但总比孩子们无学可上要好的多了,所以在打工一族中还是深受欢迎的.
"打工子弟学校"也是一种精神,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为弱势人群解决教育难题,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感谢.目前北京的教育资源有了新的变化,基本具备了解决外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学的条件,这是一件非常让人欢欣鼓舞的事情.但不能以为把孩子们从一个破学校赶到一个新学校就完事大吉了.由此带来的问题还是涉及许多方面的,妥善处理好已经开办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后续问题不是件小事.
继海淀关闭了几十所打工子弟学校之后,大兴也开始了打工子弟学校的清理工作,8月14日新京报报道,大兴区"七色光打工子弟学校"因擅自办学被叫停,据该学校的校长讲,该学校虽然没有拿到办学许可证,但一直在区教育部门的监督管理中,7月中旬还根据教委的意见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翻新改造,学校的开学也才只有一周的时间.学生家长们反映这所学校的声誉很好,每个学生只有400到600元不等的学费,学校租赁的是一间工业厂房,教室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教育部门提供的新的就学学校虽然条件较好,但由于学费贵\路途远等原因并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办好事理应要有个好的效果,但由于学费贵\路途远\安全等原因出现孩子辍学问题就不应该了,我们停办学校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还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解决打工学校的平稳过度问题,又能保证教学质量问题?既然学校已经办了多年,教育部门也已经纳入了管理范围,让其继续完善下去也未尝不可.从报道来看政府尚未将打工子女纳入免费义务教育的范畴,给人家推荐的也是一个民办公助的新建成的学校,教学水平究竟如何尚没有一个评价,自然让家长们不放心.
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私立学校是在鼓励发展的范畴,投巨资\建高档校园固然可喜,但因陋就简\切实解决孩子的教育难题也应当得到鼓励和支持,在规范教育秩序和环境的过程中,切记采取简单粗暴\不计后果的方式,多一点扶持帮助\支持关怀好,多一些民办公助更好,打工子弟学校千万不能一关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