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脑核桃粥 -- 说说高压锅

标签:
粥高压锅核桃补脑美食 |
分类: 粥点 |
从小,
家里就有高压锅, 妈妈用高压锅煮粥, 煮肉. 若干年前的那次高压锅爆炸, 一锅的鸡肉炮弹射向天花板, 强大的冲力击碎了厨房顶的墙皮,
震碎了灶台, 钢制的限压阀飞毛腿一般估计在空中也曾画了个优美的抛物线,
没眨眼的功夫便落在我头前厘米处的大铁锅盖上(具体几厘米没空儿去考究)穿了孔儿,
那次事故, 一半的厨房都毁了, 我和我妈都在事发现场, 人没事, 当天下午我放学回来, 妈妈告诉我, 院子里的一对养了N年一直活蹦乱跳的鹦鹉, 死了! 直到现在, 我一直认为, 这是一命换一命, 冥冥之中, 是它们救了我们!
从那儿以后, 高压锅给妈妈和我都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 虽然后来修缮了厨房之后, 妈妈觉得有个高压锅还是方便, 又买了个新的高压锅回来, 但每次那”嗤, 嗤, 嗤..” 的声音一响起, 我就喊着爸爸妈妈, 让他们躲远点….
明显, 妈妈用高压锅煮粥和煮肉的次数少了, 但她发现了高压锅的另一大好处, 厚底, 受热均匀, 于是, 妈妈的烙饼技术就这么一天天地炉火纯青起来, 另外, 非常好吃的水煎包, 妈妈也是用高压锅做的…
在我成家之后, 爸爸送了一个全不锈钢的高压锅给我, 但那时候我还是没能克服恐惧, 回头我又把它送给爸妈那边, 让他们少用那个老式的铝高压锅.
后来,自己开始做饭了, 慢慢地怀念起高压锅的好来, 毕竟从小到大受益匪浅, 思想斗争了几天之后, 自己去买了个爱仕达的不锈钢高压锅回来, “六重保险”! 当”嗤嗤嗤”声在我家响起的时候, LG和儿子都吓得缩回老远去, 我虽然也有点胆战, 保不准”第七种意外”不会发生, 但锅是我买的, 我自己都不捧场, 这“乱花钱”的罪名还不得自己扛啊, 于是, 我半是说服自己半是安慰他俩地说: “ 没事儿, 只要锅在呲汽儿, 就没事儿! ”
不过,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杀手锏, 啥时候这爷俩儿们在厨房里添乱还轰不走的时候, 把高压锅一坐火, 限压阀蹦起来的时候, 也就是他们夹着尾巴逃跑的时候!
事实证明, 只要锅在呲汽儿, 确实没事儿! 以前那次的爆炸, 就是因为锅在火上却老长时间不呲汽儿, 妈妈刚想去看看怎么回事儿, 就爆了.
现在, 习惯了用高压锅, 也习惯了它淘气的蹦跳呲汽儿, 会唱歌的锅!
算起来, 到现在为止, 我已经用过三个高压锅了, 之前那个22cm的, 受我独宠很多年, 也很出力, 煮肉煮粥全是它, 直到前阵子突然漏气, 与密封圈无关, 找不到维修, 忍痛割爱让它下岗了. 把爸妈那边已经闲置的那个当初送我的高压锅又要了回来(他们还是喜欢老式的铝高压锅, 烙饼火候容易掌握), 可惜大了点, 24cm的, 煮粥有点浪费能源, 故留着炖肉专用. 我又在网上订购了一款18cm的, 够袖珍, 用来煮粥, 刚好适合我们这样两大一小的三口之家, 将来儿子大了, 我还得再换个20的.
高压锅, 使用起来其实很简单, 主要注意几点就可.
一是原料不要放太多, 具体煮什么不能超过多少容量, 说明书上都有.
二是, 盖盖子的时候, 不要蛮干, 盖子把手旁边会有个三角的标志, 把它对准锅体把手上的三角标志, 很容易就合上了.
三是, 上汽之后一定要转小火.
四是, 熄火后, 不要着急打开, 随着温度的下降, 里面的压力逐渐排空, 保险阀落下后, 限压阀不冒汽了, 这时才可以打开.
有的说法是, 可以将湿凉毛巾搭在锅盖上, 或将高压锅放在水龙头下, 用凉水浇, 这样可以快速排气, 减少等候时间, 在我看来, 这两种方法可能就是 “残害” 我之前那个高压锅的罪魁祸首, 鄹冷会使锅体逐渐发生一些物理变化, 久而久之会导致锅体之间的密封性失灵, 造成漏气, 所以, 还是耐心等它自然放凉吧, 这也是爱护锅体的一种表现.
至于限压阀什么时候放上, 我觉得无所谓, 你可以等在上汽后再塞上, 也可以一开始就塞上, 我现在是后种, 一开始就塞上, 省事儿, 只是上汽后把火候关小, 到点儿熄火就完了.
我家的哥哥弟弟高压锅
口号是: 兄弟联手,
厨房无敌!
健脑核桃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