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骆新
骆新 新浪个人认证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921积分
  • 博客访问:15,183
  • 关注人气:7,874
  • 获赠金笔:5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密???

(2009-07-23 01:09:55)
标签:

杂谈

    五十多年前大搞“工业化”,一座城市受不受人们的尊重,竟取决于它烟囱的数量和高度;但五十年之后,烟囱却彻底“失宠”了,因为它不仅象征着污染,还有碍观瞻。所以,许多地方都忙不迭地把工厂迁走、把烟囱拆掉,可实在拆不掉的怎么办呢?河南新密市就想了一个招:刷漆。

 

    这个市最近在搞“人居环境治理”,就计划把耐火材料厂的那些个大烟囱,都刷成篮白相间的颜色(暗喻“蓝天白云”),而且“羊毛出在羊身上”:油漆的钱还得由企业掏。可没想到,社会舆论对此不买帐。有人说:你难道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人居工程”难道只是个“面子工程”吗?这种“驴粪蛋、表面光”的行为,纯属自欺欺人!

    

      但咱们也得承认:环保需要投入!或许按照新密市当前的财力水平,“搬迁工厂”还不大现实——那只好先将就着、至少让老百姓对环境还看得舒坦点儿吧……但问题是:这种急就章式的政策,也可能会传递出错误的信号——既然你政府让企业掏了钱刷漆,把面子问题解决了,那是不是意味着、企业对生产污染的治理也就可以放松了?是不是工厂表面上看着漂亮了,灰尘粉尘就彻底消失了?

 

    也是在这个新密市,上周出了一条新闻:一个名叫张海超的工人,被许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因为这牵扯到劳动保障问题,患了这种职业病,企业是要赔偿的,但他工作了三年多的企业,却坚持说不可能,并拒绝为他提供相关的证明资料,他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都得不到结果,让他必须去做正式医疗鉴定。但郑州职业病防治所“权威诊断”却说:那都是误诊,你只是“肺结核”。

 

    这个28岁的小伙子急了,最后他跑到郑州一家大医院,不顾医生百般劝阻,坚持要“开胸验肺”。他用这种极端而又痛苦的方式,最终揭穿了“误诊”的谎言。

 

    尘肺病并不是什么疑难病症,张海超要求开胸之前,医生反复地告诫他:“真没这个必要,光凭胸片,肉眼就能看出你是尘肺。”如此明显的病症,而做为“专业”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竟然会诊断不出来?是诊断不认真?还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隐情呢?新华网上的一篇评论就问:究竟是谁在“误诊”?监管的职责呢?

 

    而按照目前的《职业病防治法》,如果你认为自己得了职业病,必须得由所在单位开具证明,才能去做鉴定。很多人都认为,这条规定的荒诞之处在于:出了问题,要让企业良心发现,能主动为受害者的受害原因出具证明,可能吗?这无异于是在“与虎谋皮”。

 

    另外,按照现有的鉴定制度规定:只有职业病防治所的诊断,才具有认定职业病的法律效力。这种隐形的、巨大的、唯一的权利,一旦失去监管、并被地方势力所绑架,不出现故意的“误诊”呢才怪!

 

    很遗憾,这个事从上星期开始,就被媒体关注,除了张海超家所在的新密镇政府,向他发了一万多块钱救助金之外,当地的卫生部门却一直装聋作哑,至今都没有介入这一事件的调查。

 

    要知道:在中国受职业病危害的职工,一共有两亿多人。但张海超有一句话,却让我感慨万千。他说:“我这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面前,在习惯于不闻不问的某些政府主管部门面前,在那家号称最专业、而又最缺乏专业精神的职业病鉴定机构面前,张海超这种以命相赌的孤独,能不让我们感到悲凉吗?

 

   有必要让你了解一下这个”新密市“,它是郑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方不大,但耐火材料却是它的支柱产业。2004年的前后,连市长都做了“市耐火行业协会”的名誉会长!张海超不过是这个行业中、众多打工者之一!至于,为什么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要“误诊”?您会联想出来答案的!

   其实,就在张海超“开胸验肺“的同时,黑龙江也出现了一条很类似的新闻:一名女子非正常死亡,她被法医鉴定为“药物中毒”。但她的姐姐不认可警方的这个鉴定,坚持“以身试药”,吃下了同样剂量的药物,用来证明她妹妹绝非死于药物中毒。

 

    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看似孤立的事件,甚至更多的类似事件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扪心自问:

 

    “这些草根阶层以命相赌、以身试药的行为,难道仅仅是针对一纸鉴定书的不信任吗?”

阅读(7489)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