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拉杜搬石头砸自己脚  两粒点球送国足回家

(2008-06-08 22:09:41)
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

绿丝带

足球

国足

韩鹏

世界杯

他乡故知

体育

分类: 他乡故知之足球天下

拉杜搬石头砸自己脚  两粒点球送国足回家

文/他乡故知

拉杜搬石头砸自己脚 <wbr> <wbr>两粒点球送国足回家

中国足球从来不缺少眼泪!

题记:看着拉杜无动于衷的样子,我真想把他们拉出去毙了!当郑智带领着一群孩子级别的中场队友经历这样的大赛的时候,他还能否相信身边的这群孩子?

 

杜老爷子终于履行了一次他的“承诺”,在天津,在自己的主场,速度和冲击力是首发球员的标准。于是乎貌似速度很快的刘健、确实很有速度的黄博文、朱挺、蒿俊闵被“莫名其妙”的列入首发阵容。再次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他的另类,“耳目一新”的首发阵容着实让我们这些“伪”球迷吃惊不小,看不懂,俺真的没看懂!

 

黄博文,年轻,有冲击力,也有速度,但在如此重要的大赛上让一个几乎没有大赛经验的毛头小子首发,而且还是球队运作最为关键的后腰。刘健,一个被杜伊非常看好的球员,在俱乐部被“三停”的典型,在国家队也没有重要比赛中出场的记录。郜林,亚青赛上一举成名的“全面”中锋,在联赛中也是鲜有出场的机会。似乎只有蒿俊闵有点儿“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味道,而王霄、曹阳的“天津帮”的集体首发更是让人觉得有点儿莫名的“默契”。

 

作为国家队与国奥队的“双栖”主力后腰,在没有伤病、状态还算可以的情况下,竟然没有进入18人大名单,着实让人捉摸不透。在阿里汉、朱克洋还有图拔诸多教练的眼中,海滨都是绝对的主力,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大赛中的经验,显然都强于现在的黄博文。拉杜对海滨的期望也是很高,真是不知道这场的“失误”所为何来。

 

主力中锋韩鹏的替补也是让人大跌眼镜,在“空霸”不在场上的时候,边路的传中一波接着一波,面对诸多的机会,我们只能饮恨韩鹏的缺席。而下半场韩鹏上场之后,国家队却鲜有边路传中,有的只是中场的一次次的传球失误、一次次的被动回追,没有的韩鹏标志性的头球,有的只是韩鹏赛后伤心地泪水。

 

孙继海在客场对阵卡特尔一战中的表现,近乎是最近几年来在国家队最好的一场。而本场比赛没有进入首发也让继海本人感到很吃惊。杜震宇的替补出场也让拉杜狠狠的抽了自己的嘴巴。中国“足球先生”在中国足球需要帮助的时候,却落得冷板凳坐穿的下场。是拉杜对中国足球的否定还是中国足球对杜伊的讽刺?

 

在最最需要经验的时候,拉杜却将有经验的球员弃而不用,真是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气魄与风范。只是这种所谓风范只有落得千古骂名的田地。点球无疑是本场比赛的转折点,而场上的队员特别是年轻队员的急躁心理无疑感染了中国队的士气与攻防的节奏。太多的失误与之后的回追让自己完全处于被动,黄牌儿漫天飞舞的景象倒是成为天津奥体中心独特的风景线,无数次的犯规让中国足球再次经历着输球又输人的尴尬。最终成就了西亚人在水滴的疯狂表演。

 

眼见着场上球员的急躁,作为“伪”球迷的我已然心急如焚。而坐在教练席上的拉杜竟然无动于衷,稳坐教练席,从他们的表情我们似乎以为我们在领先对手。杜伊从以往对场上球员的“指手画脚”到本场的“三缄其口”,是对场上球员的不屑还是对中国球迷的不忠?特别是比赛进行到接近尾声的时候,杜伊的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那是对场上球员的无助还是对中国足球的无视?

 

4场比赛仅打进1球,这样的成绩显然不嫩让球迷满意。而两个失球都发生在12码区,两粒点球送国家队出局!

 

中国足球再次告别世界杯,而又一代球员与世界杯无缘。中国足球,合适才能底气十足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拉杜搬石头砸自己脚 <wbr> <wbr>两粒点球送国足回家

 挥手说再见?

PS:本轮另一场比赛中,伊拉克主场力劲敌克澳大利亚,媒体称“国足重现生机全胜可有九成概率出线”。国足会在剩下的两场比赛中全胜?上帝听了笑了……

点击回到我的首页,欢迎!

欧洲杯诸强点兵!

如此大奶妹!

C·罗必将闪耀欧罗巴;葡萄牙剑指德劳内杯

拉杜搬石头砸自己脚 ; 两粒点球送国足回家

绿衫军上演天马行空;紫金风暴需要科比重生

中国玫瑰铿锵怒放;男足更要擦拳磨掌!

 高卢雄鸡威“鸣”难现;后齐丹时代谁是“创造者”?

 忧郁不再经典;浪漫充满理性

斗牛士演绎“太极”破敌 ; 比利亚成就“帽子戏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