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就是未完的真相/汤琼花 江守义(《文学教育》2013年1月)

(2013-03-20 12:46:56)
标签:

汤琼花

江守义

文学教育

安琪长诗选

文化

分类: 人论安琪

生活就是未完的真相

——读安琪《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

汤琼花  江守义

 

荷尔德林说:“诗是哲学这一科学的开端和结束。”安琪也十分认可这一观点,她说“诗歌和哲学一向被视为双生兄弟,它们在对世间万物本质的抵达上是相通的。”(《诗歌的救赎力量》)诗所要表现的内容恰恰也是哲学所要探究的本源,然而,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应该表现在语言上:哲学所使用的是偏理性的逻辑语言,诗歌则采取的是偏感性的形象语言。那么安琪的诗所要表现的哲学本质又是什么呢?我感觉这主要体现在“未完性”这一点上。

生活是什么?这应该算是一个哲学问题,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读安琪的诗就会发现,她所定义的生活或者人生似乎就处在“永远未完成!”(《未完成》)在安琪的叙述中,我们发现诗歌是她倾毕生精力所追寻的目标,或者说,她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要成为诗本身,这样激情的生命状态确实非常诗意化,然而,安琪并没有在这种激情的状态下失去理智,她时时刻刻在诗歌里表现出一种冷静,诗歌的王冠“我们永远期待,永远无法企及”。(《未完成》)她就匍匐在诗歌的脚下,追逐着那些生命本身可能无法实现的目标,但是,这并不影响安琪的虔诚,她只想热情而执着地寻找诗歌的“王”,并忠实地记录她追逐的痕迹,而不在意自己是否一定能抵达诗的王座。

无论是长诗还是短诗,安琪都在其中认认真真地记录生活未完的真相,例如“豺狼们决不啃食自己的骨头/剩下的呐喊由鲁迅先生完成  早上的花早已枯萎/到晚上就丢在垃圾箱/50只蚂蚁节节胜利/一片呼天抢地”;(《九龙江》)“爸爸,这个八月,我来到了青海,来到了生命的源头/这个八月,我失去了你,失去了生命的源头/这个八月,我感受到了时空的无垠/也确认了人世的短促。”(《青海诗章之九——生命源头的颂歌,与悲歌。兼致爸爸》)这样的生活记录有很多很多,甚至可以说,安琪的诗歌其实就是在书写自己的生命史。《你无法模仿我的生活》这本诗集,安琪加了一个副标题:漳州——北京•长诗选。从漳州到北京,这是安琪所走的现实之路,这些长诗记录的就是安琪这一路上的生活真相,这包括她的现实足迹和她的精神轨迹,甚至思绪轨迹。她记录了她每一时刻的情绪的真实状态,“是的,风吹过春天的枝头/映出一只干蚂蚁无动于衷的嘴脸/它不为谁活着/仿佛纯粹是一个存在/甚至祝福也是亵渎/你可以看我死亡”。(《干蚂蚁》)在平静的生活里,安琪经历着诗人的波涛汹涌,她在面对生命的终结——死亡时,有时表现出恐惧,有时表现出担忧,有时又表现出从容。总之,她用她的诗记录了她的生活,探索了许多未完的真相。未完成,生活就是一首未完成的诗,而真相就在这些未完成之中恰如其分地显现。

“未完成”不仅是安琪诗歌内容的特点,也是其表达的特点。读安琪的一些长诗,常常感觉意犹未尽,像是未完成的稿件一般,但她还是果断地将其呈现出来,这正如生活的真相恰恰就在“未完成”这一点一样,诗歌的表达也许也可以如此,自由开放的叙说,也许才能深入生活的本质,哪怕是一些碎片,也许体现的正是生活的真实。因此,诗歌的表达也不妨更自由更开放,无需要一个固定的形式、完整的叙述。完整可以算作小说的义务,却不是诗的责任。

此外,安琪十分钟情长诗写作,甚至想写作史诗一样的诗歌,当然,她的史诗并非重大历史题材的史诗,而是记录个人生命史的史诗,这样说,安琪似乎在铸造一个人的史诗,甚至可以算作一个女人的史诗。但是仔细读下去,却发现,安琪似乎更擅长短诗的写作,因为即便是长诗也是由若干短诗组成,而这些短诗中间好像并没有非常明显的逻辑关联。安琪说自己的长诗写作“有神力的注入,短诗似乎没有。”(《长诗福建与短诗北京》)我个人认为,无论长诗或者短诗,它们并没有高低之分,甚至可以说,写作好短诗才是诗歌的根本。就像世界的本质在“一”一样,所有的语言,所有的科学所指向的都是世界最本质的东西,中国哲学常常称那个本源为“道”或者“一”。如果我们用诗的语言说出那个“一”,这何尝不是在铸造一柄伟大的“剑”呢?

诗歌就是用诗的语言说出世界的本质,说出哲学的命题,如果“未完成”是生活的本质,我们不妨就说出未完的真相,而不必在意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说出,更不必在意我们说了多少。就像上面提到的铸剑,我们不必在意剑的数量,只要把好剑的质量,这样即便一生只铸一柄剑,那也无愧于生命本身。

 

                                                            2012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