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闽南日报》2010年5月25日“悦读”版安琪专题

(2010-05-25 10:03:45)
标签:

闽南日报

悦读

孙绍振

舒婷

安琪

杨西北

苏衍宗

奔跑的栅栏

文化

分类: 人论安琪

【按:感谢家乡对我的鼓励!《闽南日报》http://mnrbszb.mnrb.net/html/2010-05/25/content_65675.htm,责编:苏衍宗。——安】

《闽南日报》2010年5月25日“悦读”版安琪专题

《闽南日报》2010年5月25日,第15版“悦读”专刊。

 

【作者简介】

安琪,女,本名黄江嫔,1969年2月出生,福建漳州人。新世纪中国十佳青年女诗人。策划并推出的中间代诗群因添补了诗歌史上的一段空白被写进《中国当代新诗史》等诗歌教材。至今已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等发表诗文数百件。作品被译介到韩国、美国等。入选《亚洲诗人11家》《现代中国文学精品文库·诗歌卷》《1978——2008中国优秀诗歌》《中国新诗90年90家》《中国当代诗100首》《新中国60年大系,诗歌卷》等百余种选本。合作主编有《中间代诗全集》等。出版有诗集六部及长篇人物传记《观世音传》。先后在《杭州日报》《济南时报》《都市女报》《贵阳日报》等开有随笔专栏。曾参与编撰《大学语文》教材。现居北京。

 

【作品简介】

《奔跑的栅栏》(安琪/著,个人诗集,作家出版社1997年出版

本书收入作者1994年——1997年创作并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十月》等各大诗歌刊物的诗作近百首,它们“以对矛盾、冲突的语境的出色组织,以对感觉、想象、语言和旋律的成功驾驶,沉郁有力地歌唱了爱情、诗歌和死亡等崇高主题,使这些主题中许多分裂的个人感觉得到了想象和语言的整合,从而丰富了读者对它们的感受和意识。这是内心痛苦的紧缩,而精神却在光的引领下向上飞扬的诗歌”(王光明教授语)。

 

【作品评述】

 

她坚持她的拒绝和反抗

——读安琪诗集《奔跑的栅栏》

 

              文/孙绍振

 

读安琪的诗,像在做梦,这一点也不是夸张。
在这商品大潮冲激一切的时代,敏感的文学青年面临着多种选择,不管是投入商潮,还是保持在海岸观潮,都很难摆脱商潮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就是诗歌虽然作为艾青所说的文学中的文学,也很难不带上商品的烙印。不管诗人多么强调自己个性的超越实用价值,但是在一点上,却不能不是完全相同的:渴望自己的作品到达读者手中,并且能够得到读者的欣赏。因而不管他们自以为清高是多么珍贵,但是他们在进行灵魂的冒险,挖空心思地在不可重复的形式中追寻,都不能不考虑书商的脸色。在这种时候,有谁能像马雅可夫斯基那样公然宣布给流俗的趣味一记响亮的耳光,那是实在要有一点勇气的。
安琪就是有这样的勇气的人,她的勇气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她迥异于流俗的趣味的诗歌创作,就是对于商品价值的一种反抗,一种拒绝。在这种反抗和拒绝中,她享受到生命的自由。也许她的这种反抗需要顽强地忍受孤独,也许还要付出青春的代价,甚至连青春的代价都是不够的,难能可贵的是,她坚持她的拒绝和反抗。
在她的诗歌创作中,她奉行的不是追随传统的诗歌美学原则的一致,而是对于传统的诗歌美学的叛乱。不管是中国古典的意境还是西方古典的激情,都成她拒绝的目标。她显然是属于受了现代诗歌乃至后现代诗歌影响的年青的一代。在呕心沥血的语言解构和重新建构中,所追求的是某种感觉的自由和纷繁。为了这种感觉的高度自由,她不惜牺牲了讨人喜欢的传统的感觉的思绪的连续,因为那只能导致感觉的单一和平面。
中西古典诗歌在发展到最高潮,取得最大成就时,单一感觉的直线延伸,防碍了它的向一个新制高点迈进。情感和意趣,乃至思想都习惯于单薄的、平面的、全程的延展,不留下更多的逻辑的和意象的空白。这不仅有碍于意象的丰厚,而且与人的内心的原生的自然的状态相去甚远,再加之,古典诗歌人为的刻意经营,在追求创新的诗人来看,并不是显得十分的自然,因而属于新一代的诗人的安琪,自然而然地以她的全部诗作来表现对于传统诗歌的刻意经营,感觉和思绪单一的、直线发展的拒绝。
就这样,安琪这样一个柔弱女孩子,在艺术上,竟以一个西方海盗式的冒险家的姿态出现。在最初,关心她的读者不免为她捏了一把汗,担心她在艺术上全军覆没。但是她这几年的创作表明,她创造了一种自由的感觉的多重组合,并且在这种组合中,时而潜入她思绪的深层,时而显示出智慧的闪光,这一切给了关心她的读者以莫大的安慰。她的感觉有一个恒定的特点,那就是多向度的,幅射式地,似乎是不规则地展示着。在避免平面滑行的同时,又总是和某种更加深邃的概括的意绪交织在一起。随便举一个例子,如《陨石》的第一节:


这凝聚的光!有形状/有不出声的笑与哭/这击打黑夜的激情冷艳/一下子冲进我的深渊


从光和形状出发,但是并没有沿着可视的感觉作古典的滑行,而是蕴含着听觉(虽然是无声)的态势,同时又不停留在感觉的平面,而是潜入到情绪(如:激情冷艳,冲进深渊),在跟着而来的下面的诗行中,又跨越到“孤独”、“沉静”、“热爱”的情感之中。这一首诗,在她的作品中,并不是特别优秀的。但是足以显示她的追求和所达到的水平。
安琪在发挥得比较好的时候,常常不停留在感觉与情绪的表层。在丰富的感觉纷至沓来之时,她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和体验,就以一种更为集中的形式凝聚起来,有时竟达到一种抒情的境界。虽然不像传统的抒情那样有比较清晰的连续性,但是却有相当的统一性,这样,读者就可以从中感到某种与传统的连接。比如,组诗《内在的语言》就有这样的优点。我这里举其中的一首《高贵》的开头为例:


我不能想象一颗高贵的心灵是如何破碎的/如果我的手不能接住那枚玫瑰的晨露/如果我的眸子不能照亮高天飞翔的水/我将不再对着灵魂的飘逸祈求安宁


各自独立的诗句,既有现代诗歌的超越性和逻辑空白,又有传统诗歌的内在凝聚力。这样的风格也许是安琪所追求的境界之一,其动人之处在于情绪和氛围的浓郁和浑厚。当然还有一些比这更为清晰的,如《快乐》中有这样的开头:


要用一年的好天气,一生的好心情/才能催开一朵花,一朵叫做快乐的花/庭中采摘的人,请把灰尘、波浪和马匹/放进我的筐里


安琪的成功之处不仅仅限于这种在作品中堪称明快的风格,有时,她还能在纷纭的感觉和思绪中,迸发出智慧的闪光。当读者在看似无序的、多侧面的、多多少少有点凌乱的感觉组合中,突然迸发出一些堪称深刻的生活的深思。就这一点说,安琪并不缺乏思想,只是她往往非常节约她的深思,也许正因为这样,她的诗中,常常有某种感觉潜入不足的现象。这也许是由于她的感觉还提炼不够,内在的张力还不够强大。有时还失之纷纭过甚。从某些方面来说,叶玉琳的热情比她更为显露,汤养宗比她有深刻的哲理。虽然某些方面,她的感觉和情致的自由也有汤养宗和叶玉琳所不及的地方,但是,在放任感觉方面,她显然付出了不菲的代价。读者至少可以在《红苹果》、《银针》一类的作品中看到这样的迹象。在这些作品中,她是过分迷恋于感觉的纷繁了。
打破了旧的艺术秩序以后,总是免不了,有点过度的兴奋的。
我不知道安琪是不是意识到这种过度的自由的感觉给她的艺术带来了损失,但是我却看到在她后来的作品中,显示令人鼓舞的对于感觉和思绪的节制。我是从她以《遥望西部》为代表的作品中看到这种可喜的动向的。也许这只是她多种风格追求的一种,并不一定是对于另一种风格的否定。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也衷心希望她在更多的作品中,适当节制她过分发达而多多少少有点纷乱的感觉。如果一定要我说在安琪的诗中,哪一种类型是我最喜欢的,我要说,像《遥望西部》那样的诗作尤其是其中的《蓝天》,虽然严格推敲起来,最后的一节,由于作者过分节制,追求平静中的隽永,因避外露的激动,显得平淡了一些,就整体而言,是提炼得很干净的,各个部分之间堪称和谐的。也许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安琪在艺术上开阔的前景。

 

 

【趣闻轶事】

 

漳州小女子黄江滨(搞什么安琪做笔名嘛),像野地里一棵小草,随风一阵异香我们回眸找到了她。黄江滨写诗之轻松,有如杂技上的空中飞人,我们还为她捏一把冷汗,她已荡悠到另一个匪夷所思的方位了。有段时间她每天一首,写满了一本厚厚大册,忽然不好意思起来,好像把别人的先都抢写掉了,遂改为三天两首。
  黄江滨造词遣句总是随心所欲,极不常规。我们原不知道“灯人”、“任性的点”,她既写得如此理直气壮,我们也只好认了。做诗歌理论的陈仲义对于她的“红苹果,长到高处就淡了”爱不释手。我却以为一个二十来岁的女诗人初试啼声就不矫情、不煽情,只睁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把一个被现代文明压榨得了无生趣的世界颠倒过来,翻转成万花筒,这才是黄江滨的那只慧眼。

——节选自《退役诗人说三道四》,作者舒婷

 

————————————————————————————————————————————————

                            我市诗人安琪诗作被收入《百年中国长诗经典》

http://mnrbszb.mnrb.net/html/2010-05/25/content_65822.htm

  本报讯(章卓)我市诗人安琪长诗《轮回碑》被选入《百年中国长诗经典》,日前由中国画报出版社隆重出版。全书收录了包括郭沫若、艾青在内的我国20位诗人最具经典意义的长诗作品。

  据悉,该书以作者出生年龄为序,囊括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新诗发端直到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代表性长诗。此书的出版,填补了中国诗歌史上尚无经典长诗选本的空白,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一部具有诗学性与客观性、权威性的诗歌史档案。

                                                  (闽南日报2010年5月25日第2版综合新闻)

 

 


 

 

————————————————————————

【相关链接】北京商报版安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