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悬崖上的金鱼姬》距离你的前几部作品《千与千寻》和《哈尔的移动城堡》已经过了很久,大家都在等你的作品,你的这些作品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背后有一支什么样的团队?
宫崎骏: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我有创意了,就会向铃木制作人提出来。他即使无可奈何,也只好同意。因为我们是完全原创的,不像有的公司,之前是有一个成型的剧本之类的。所以风险很高。很多时候也是提心吊胆的。
至于我们工作室,前前后后加在一起,大约有300人。我们完全是家庭作坊式的,没有说正式开一个企划会等。而是大家在一起,边创作,边构思,边进行。有时候也觉得是否要加强系统性与计划性,但总是实现不了。
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像《悬崖上的金鱼姬》这部作品,到现在都弄得铃木制片人很劳累。
自1992年工作室搬到这里来后,我们的人员总数是增加了,但主要是增加了宣传等部门的人,创作人员基本上没有增加。虽然我们也想增加创作人员数量,但人才很难聚集。我们在日本一直是属于动漫产业的漩涡边上的,比较特殊,所以人员一直比较难找。
问:整个核心创作团队有多少人?
宫崎骏:我们基本的创作人员是80人。但因为后期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后期有时会增加到150人左右,但最多也就是150人。另外画画的有50来人。
我们就这么大一地方,不可能增加很多人员,而且没有作品时,人就得养着啊。日本的人力成本是很高的。虽然我们也想一年创作一部作品,而且是高质量的。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很难。
如果一部作品完了,再创作另一部作品,这样可能会比较轻松。但实际上,我们往往是一部作品还没做完,就得构思下一部。所以对大脑的要求很高。
问:如你所说,日本的人力成本很高,那有没有考虑与中国大学合作建立工作室,解决人力问题?
宫崎骏:我也是从创作漫画的年轻人开始做起的,当时也很穷。当时,曾有个美国人到日本来,找了一批创作漫画的年轻人到他的饭店,拿着钱给他们看,问有这样的工作你愿不愿意做。虽然找的不是我,但我觉得这是一种屈辱。所以,我不希望让中国的年轻人也有这种感觉。觉得是把自己的创意出卖给别人去完成。我们一直是着力于创作让日本观众喜欢的作品,中国同行也要着眼于自己创作让中国观众喜欢的作品。
宫崎骏答中国记者问(2):卡通市场影响力在削弱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2bed00100cogs.html
宫崎骏答中国记者问(1):从不做续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2bed00100cnr1.html
陈梁:《牛气冲天》简单标准,“两开两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2bed00100cogx.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