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的手机电视路在何方?

(2008-04-09 18:56:39)
标签:

汪老师语录

手机电视

广播式手机电视

手机电视标准

数据广播

cmmb

it

分类: 汪老师语录
下午,应邀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www.cri.cn)参加一个内部沙龙,畅聊广播式手机电视相关的技术动态和业务发展。
 
国际台前年就拿到了手机视频业务的许可证,并已经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增值业务平台上开展了流媒体手机视频业务——“CRI手机广播电视”。
 
借着奥运的东风,总局的CMMB手机电视进展很快。据官方消息,CMMB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预计在奥运会期间,包括北京、天津、秦皇岛、上海等全国将有35个城市开展CMMB的播出。
 
作为中央三大台之一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又是2008年奥运会持权转播商,对此业务自然倍加关注。
 
对于手机电视业务,我已经一年没有关心了,很多信息数据都没有Update的。CCBN期间的报告会我没有参加,展会也没有看,只是前几天中国手机电视标准又闹出点动静才读了几篇新闻和博客评论。
 
虽然我曾是国内接触手机电视业务最早的一批革命同志,也曾为此热血沸腾、激情燃烧过,但是一年前我对此业务在国内的开展基本失去了耐心。
 
我认为国内的手机电视业务运营在未来的几年之内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从全球的手机电视市场运营情况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手机电视业务运营商盈利,甚至都在亏本。
 
韩国的广播式手机电视业务开展得最早,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商业模式在同时提供服务。
 
其中S-DMB(卫星直播+地面补点,类似中国的CMMB)采用付费电视运营模式,2004年开始运营至去年的数据已经有100多万用户了,但是由于内容的运营成本比较高,他们预算的盈亏平衡点要达到300万用户。
 
另一种,T-DMB,采用免费电视+广告的运营模式,截止去年其终端销售已经800多万台,但是其运营商的广告收入还没达到盈收平衡就开始逐月下降了。我猜想800多万T-DMB用户还卖不掉广告,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这800多万的具有T-DMB接收模块的终端可能就和我们的手机都带有摄像头一样,都可以拍照但是使用频率比较低,所以广告的价值还体现不出来。
 
手机电视内容运营还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手机电视业务运营还没有盈利并不能说整个手机电视业务没有价值,我想其产业链上很多公司还是赚到钱了的,不然谁也不会那样一直赔本赚吆喝。
 
拿韩国举例,S-DMB终端卖掉了100多万台,T-DMB终端卖掉了800多万台,这1000多万台设备所用的接收芯片可是要收钱的。就像中国每个人的手机都有摄像头,不管你用不用摄像头的成本是含在手机的价格里的。人家国外公司可不会对专利费“免费和象征性收费”。
 
如同手机的摄像头一样,手机电视本身对用户来说也是一个很好卖点,而韩国有三家移动运营商,S-DMB是SKT的业务,KTF和LGT自然不甘心,因此支持T-DMB也是出于对其防止用户流失考虑。国外的手机主要是运营商的定制手机,用户买手机就是买运营商,和中国用户关心的是NOKIA还是MOTO的手机产品品牌不同。
 
至于国内的手机电视标准之争,我很是觉得很无聊,那些所谓的自主知识产权其含金量到底有多大?即使竞争胜了专利费又有多少是自己的?TD不也才19%嘛?大部分还得交给国外吧?
 
哎,这事谈得越大越不靠谱,还是聊聊细节运营吧。
 
手机电视业务其实可以分为三大类服务:
  1. 直播视频
  2. 直播音频
  3. 数据广播
直播视频 就是直播的电视节目,和现在的家中收看的电视无异,理论上说这就是真正的手机电视了,但是我个人对此类服务信心不足。
 
原因很简单,手机电视最大的诉求在于“随时随地看电视”,随时随地你确实能打开看,但是打开了看的是没头没尾的线性播出的节目感觉好吗?
 
除了实时直播的比赛等时效性很强的内容以外,用户跟希望能完整的欣赏节目。国外的有线电视早都进入TiVo时代了,还让人等电视吗?
 
并且就现有的国内电视台内容,又能有几个频道的内容适合手机上直播?
 
对于 直播音频 节目我认为会大有可为,直播的音频也就是广播节目(Radio)。电视是独占性媒体,看电视的同时几乎不能在干别的什么事儿,但是广播则不同,广播是伴随性媒体,边听广播边开车都没有问题。而相对与目前的广播频道数量少的问题,用此技术开展的专业频道数字广播业务将会大受用户宠爱
 
手机听广播远比手机看电视市场成熟!
 
再说 数据广播,我对数据广播业务一直比较有情节,2000年的时候我做过一段时间的数据广播业务,对内容的“二八定律”和李幼平院士的“播存双结构理论”非常赞同。我认为,通过数字广播网络完全可以将内容按照用户的定制要求发送到接收终端存储,用户接收完毕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随时随地观看
 
相比带宽成本,储存的成本降得太快了,8G的SD存储卡都开始普及了,手机电视业务一定会在数据广播上开出一朵美丽的花!
 
——————————————————————————————————
 
更多 汪老师语录 :
 

■ 电视运营商如何应对三网融合 

 

■ 三网融合的新电视时代 

 

■ 中国数字电视的2008畅想

 

■ 1.0的规定如何管理2.0的互联网视听节目

 

■ 思考向前,超越五千年

 

■ 关于视频网站的少数派报告

 

■ ICTC前夜,谈谈“电视”的真实情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