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中国有太多的市长不懂得如何经营城市,从而把一个城市经营得乱七八糟,定位混乱,功能不当。优势无从发挥,资源难以整合,百姓生活弄得稀里糊涂。
对于城市是如何产生的?它到底是为何而存在?应该有哪些功能?如何才算是一个美好的城市?恐怕没有几个市长认真地想过。
或许目前更多的市长把一个城市当成了一个“大企业”去经营,让它成为GDP的制造工具或者甚至是自己锻炼致富手段的工具,因此,目前的城市越来越不象城市。或者说,某些城市的施政报告,更象一个总经理工作计划。
或许在这个方面,珠海还是象一个城市,它至少能让人感到舒适。然而,由于它没有制造出相应的繁华和庞大的GDP,结果却并没有被目前的政绩评价体系认同。
当然,城市也在变迁之中,我们的市长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学习。例如,东莞就是一个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的城市,它的城市建设越来越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政府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改进。
但国内有那么一些城市及它们的市长,自以为是地推进着一些损害城市长远发展的计划,把一个城市弄成一个大工地或一个大车间,拼命地发展生产,“做大做强GDP”,象广州。广州只要一天不重视它对周边城市及广东省的流通服务功能,不重视人流、物流和商品流对它的意义,不重视人们安全、平安地生活比它的GDP更重要,不看到它的教育、文化正在被工业化所吞没,那么这个城市最终会被历史所遗弃。因为,不敢想像,当一个城市的两大真正的支柱产业是汽车和房地产业的时候,它的未来经济成长的前途究竟有多大,当某一天它再没有更多的地可卖,而它的汽车卖不出的时候,广州还留下些什么。
在国内轰轰烈烈的市场化进程中,你看不到象广州这样的城市有些什么样的资本运作、市场运作或产业运作。它是全国最大的人流中心之一,它却不把它当成财富和资源却把它当成负担。这么大一个城市却成长不出一家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城市名片广交会也在衰落之中。它的千年商都的历史却造不出一家领先全国的商业企业。它有庞大的人流、物流、商流却未造就相应的资源体系和财富转化能力。总之,这个城市的经营似乎更象一个企业的经营,而且是典型的生产型企业的经营。
对于国内不同城市的经营,尤其是商业经营,我们不得不加以认真地研究。因为研究城市商业,不得不关心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