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收到最终的封面了...

筹备一年的吾三吾四味觉人生终于完成了...
[吾三吾四的话]
大家好,是我珊珊5354,我是80
年代第一代的独生子女,一个平凡,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广东女孩,父母便要为了生活而忙于工作,而我,从小就是孤孤单单一个人,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别的,每天过着上学-回家-看电视,这样三点一线、千般一律的生活.生活过得特别的封闭,害怕新事物:口头禅是:我拿两斤就晕的了.
我没有什么抱负,也没有什么理想,对于我来说,做人最大的乐趣就是吃东西和看电视,因为爱吃,所以在考大学的时候报考了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去了一家乳品企业:广东燕塘乳业有限公司,幸运的我得到了公司领导的栽培和重用,并让我担任了产品开发主管这个职务,尤其是我上司,不仅仅教会我很多技术性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引导我学会很多待人接物,处事的原则和方法.对于别人的赏识,既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责任,或者说,是一种压力和推动力.我开始严格要求自己,我研究各式各样的食品,从一开始的爱吃,到深入的去钻研.我把我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花在钻研食品当中了,别人去约会,去玩的时候,我就图书馆,网上查资料,看关于食品方面的书籍、营养成份等等.我的理想就是希望能做出有广东特色的乳制品,让每一个广东人会品尝过我做的产品,感受到我对美食那一份执著和认真.
[为什么会选中我?]
这套书除了我以外,还有在北京的潇潇和大菜,福州的食尚煮妇,泉州的番番,还有原在美国的食时尚,新西兰的菁制美食.她们几个都是文科高材生,博客上的名人.为什么会选中我,我也不明白.
坦白说,我不是一个厨师,也不是一个文人,更不是一个摄影师,我没有巧夺天工的手艺,也没有绚烂多姿的文字,摄影也没有专门去学过,只是找公司的摄影爱好者乘云大哥教一些基本的技巧,不单文笔不好,记性也不好,想东西也是习惯性突发奇想的,讲话更是奇奇怪怪的,经常把领导气个半死.但我是习惯了记录,习惯记录身边的点点滴滴,我的包包里经常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小纸条,写着一些奇奇怪怪的话.但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博客写的东西,不见得很高深,很有内涵,不过,点击率却很高!
也许,是因为我是平凡人,一个跟你们一样,天天挤公车上班,在车上睡觉的平凡人吧.
我最喜欢听到大家留言写的,不是夸我,而是写:我也有同感!
[写博之路]
到2006年,我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上海遇到一位前辈DavidWang,他跟珊珊吃饭,看到珊珊对桌上每一碟菜都"寻根问底",甚至"拍照留念",他觉得珊珊有这方面的天分,
不停的鼓励珊珊写博客,他为了鼓励珊珊写博客,第二天还特地一早送了两本关于美食的书给珊珊.当时自己觉得很感动,因为从小到大,在我身上的形容词通常都是:很用功、很勤奋、很努力。却很少人说我有天分,经他的鼓励,我开始学写博客。
就是这样,我就开始写我的吾三吾四博客了.很多网友很好奇,为什么我的博客叫吾三吾四,"吾三吾四”是广东粤语,与五三五四同音,珊珊和5354有着特别的缘分,因为珊珊电话号码就都是以5354为尾数的,广义上认为"吾三吾四"意思大致是"不三不四","不伦不类"之义,但其实这个贬义词,也有它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包罗万有,什么都有一点之意.
很多事情,不是我刻意要去做,而是习惯了去做.
为了写博客,我习惯每天带着相机,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就拍照,习惯了在上下班的时候思考,每天晚上临睡前,花那么半个小时的时间写文章。坚持了一年多,我写了差不多有600多篇关于美食的文章,拥有一个过百万点击率的美食博客.现在在网上查找5354或者吾三吾四,都能看到珊珊的吾三吾四博客.

网络真的是一样很神奇的东西,通过网络,我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美食爱好者,像七彩厨坊的其余六人,北京的潇潇和大菜,福州的食尚煮妇,泉州的番番,还有原在美国的食时尚,新西兰的菁制美食和她们的认识,都是从陌生-认识-了解-相知.到现在:一起出书.
如今,我出书了,这是我的第一本书,一切来的那么自然,那么幸运,那么戏剧化,我的口头禅从:"我拿两斤就晕了"变成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尝试,只要人活在,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但这一切的机遇,关键都是来自于用心!用心去热爱美食,去感受美食,用我的味蕾去拍摄图片...
相关连接:
[吾三吾四出书之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