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应该怎么给学生发奖

(2015-04-03 13:33:49)
标签:

老师

学生

同学

普通中学

strongart

分类: Strongart的人生故事

    一般学生认为哪个同学比较有才,常常会说是因为他在外面得了什么奖。可实际上,得奖是一回事,得完奖之后老师怎么发又是另一回事了,特别是普通学生也不知道奖的意义,就看老师在发奖时是怎么诱导的了。下面我就从自己亲身故事出发,来讲讲其中的奥妙。

    先从小学的故事讲起,第一次得奖是四年级的时候,那时是星期一的晨会,全校师生都在操场上听校长讲话。然后校长就宣布了这个消息,说我和另一个同学在区里的数学竞赛中得奖了,然后就叫我们上台领奖,还特意把我们抱起来给后面的学生看看。尽管老校长抱我的时候体力不支,只能勉强做了个样子,不像另一个小同学被直接举上头顶,但当时的我还是非常激动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存在感瞬间爆满。

    等到六年级的时候,我的小学被兼并到了实验小学,此时又传来了一个我得奖的消息,印象中好像就在广播里提了一句,然后就由数学老师在班级里发奖了。那个数学老师自然还是原来学校里的,现在我清楚的记得他是怎样向同学们宣布这个消息,说:“这个奖不是市里,也不是省里的,而是全国的!”然后就是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放学后,老师还叫我回家后把奖状复印几份,然后把原件收藏起来,当时尽管我的心里特别激动,但还不敢怎么碰那个奖状,生怕毛手毛脚一不留神给弄坏了,放学回家的最后一段路是忍不住跑回去的。

    大概是我比较怕早起走远路,也没靠这个奖状投奔名校,初中就近上了一所普通中学。普通中学老师发奖也比较普通,就是在上课时顺便宣布一下这个消息,然后让同学自觉鼓掌,而我则是上去领了奖状。有时候他教育学生的时候,偶尔也会拿我作为榜样人物,不算太强调但还算是正面的。

    高中算是上了省重点,可这个老师发奖似乎还不如普通中学。物理奖还算好一点,像发卷子一样发了好几张,有没有学生鼓掌就记不得了,就算有也是面向“这几位同学”的。那个数学奖就更糟糕了,先是到我的座位上低声对我说:“你得奖了!”然后就一直没把奖状发给我,直到高考前填志愿的时候,才“偷偷的”把奖状送我的手里,当然我都想:你要真不给我话,我就不要那个奖状了。我不知道他真的很忙,把这个发奖的事情给忘记了,还是特别选了一个好时间,让学生在应对高考的环境下最低限度的不受我这个奖的干扰。

    小结一下其中规律的话,那些比较差的学校还是很重视学生得奖,可能是学校里有一群吊车尾,比平均分永远也比不过好学校,所以就比较注重拔尖,自己最好的学生也不会比那些好学校差。那些比较好的学校(最好的学校我不清楚),似乎就只在乎一个整体团队,像得奖之类的个人荣誉,假若不能用来高考加分的话,似乎也就不怎么值得宣传了,免得有些学生盲目效仿,把太多精力放在竞赛上面,影响了他们的高考平均分。

    现在学生有了微信微博之类自媒体联系工具,也许老师的舆论作用会被削弱。但在我那个年代,即便是不受欢迎的老师,也能起到舆论诱导的作用,因为一般只有老师才有权利向全班学生发布消息。大多数学生都是看老师的说法,同样是得一个奖,老师怎么发奖,在发奖的时候说一下什么,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同学对这个学生的印象。

    其实,老师只要发奖稍微随便一点,其他同学就会感觉非常奇怪,有意无意觉得这个奖是没什么价值的,不然怎么面对着这么严肃的大奖状,老师也不专门提一下这个事情呢!即便老师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在发奖时过分宣扬,至少也应该走个公开领奖加学生鼓掌正规仪式。要是学生好容易得个奖,还被老师故意置之不理,乃至于给自己印象打了负分,就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现在要是还有学生不幸享受到这个待遇,Strongart教授就建议你们把奖状晒在微博里吧,让网友们来弥补身边的存在感。

    当然,得奖已经是比较极端的状态,还有更多的是有点特长,却没有奖状罩着的学生,他们更容易被当成一些小心眼老师的把柄,比如高中时我在班里排练了一个相声,然后英语课上一个问题没回答上来,英语老师就讽刺说:你还真是会表演的啊!


    中学时最喜欢的就是星期五的下午,请看博文:星期五下午的第一节体育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