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对中学课文请出鲁迅议论纷纷,但我考虑的是请出鲁迅之后把什么人放进去,要是发几篇无聊的文言文,那还不如留着周树人压阵呢!我的想法是去请一些外国的近现代作家,特别是一定要选几篇卡夫卡的小说,这对中学语文教育是大有助益的。
对于卡夫卡这个名字,现在很多中学生只是在文学常识里知道他写了篇《变形记》,甚至还有把他和卡卡西相提并论的。这里我要说的是,卡夫卡的写作风格完全不同于那些经典作家,有些文学爱好者只是在无意中才发现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而更多的人则完全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美妙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卡夫卡对于鲁迅就相当于尼采对于周国平,后者的东西只能算是一点习作而已。
有的人也许会说,既然这样的话,卡夫卡的小说也太难读了,应该留给中文系去研究,不适合中学生阅读啊!其实,这个所谓的“难读”也是有具体种类的,一篇普通的中学生作文,要是被翻译成火星文,那么自然就会变得难读,因为你要先掌握火星文的知识和火星的文化背景,但这个“难读”只是人为的,并不能真正体现作品的内涵。其实,我们很多古文倒是大都属于火星文式的“难读”,鲁迅的杂文则是有一半属于此类的“难读”,只是我们的中学教师只喜欢强调一些通假字,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另一半的思想魅力。然而,卡夫卡的小说则没有这种字面上的包袱,而是直接深入到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讽喻,也就是说读懂多少就会有多少收获。要是有了与之相称的眼光,就不会觉得它多么难读,还会反过来感叹到这篇小说居然写得如此清晰明了。
当然,卡夫卡的有些作品比较长,对于不习惯看长篇的中学生确实有难度,所以课文中还是先选几篇比较短小精悍的为好。比如可以选那篇《煤桶骑士》,故事本身并不比《卖火柴的小女孩》复杂多少,但是主人公骑着空煤桶去讨煤的这个情节一定会让学生感到荒唐有趣,而最后那一句“我的煤桶具有骏马的各种神功奇力,却偏偏缺少抵御能力”又会带给学生一种悲凉的无奈。这篇小说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多数学生都应该能感受到它的魅力,然后就可能会再看看其他的作品,这里我建议在课文末尾对卡夫卡的中长篇的作品做个链接,方便那些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欣赏。
最后,我简单归纳一下把卡夫卡的小说引入中学课本的几点好处。
1.提升学生的纯文学欣赏素养:卡夫卡的小说清晰明了,很少受到具体文化背景的限制,正好适合那些文化背景不太深厚的中学生欣赏,而作品中丰富的讽喻又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纯文学修养。
2.丰富学生的写作思路:传统的作文训练大都是现实主义的,即使偶尔有学生写出了现代风格的作品,也会被老师当作不切实际来扼杀,读卡夫卡的小说有助于更新老师的文学观念与学生写作视野。
3.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通过引入卡夫卡这类作家的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世界文学的发展状况,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外国作家的确有其高明的地方,避免出现无知无畏夜郎自大的状况。
有兴趣看看我的另一个建议哈。请看博文:建议把英文字母也收为汉字
加载中,请稍候......